《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之一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积累重点实词。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情感与价值观: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炽热的感情。
  教学难点: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的理解
  教学设想
   1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内容,可以重温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
   2 本文的语言特点是通顺畅达,气势淋漓,并且多有恰当的排比、比喻,这些语言特点要在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我们是五月的花海》听后思考: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讨论交流)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2、有个人在100多年前,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他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板书课题
   3、我们先把课题读明白,谁能说说你的理解。(少年就是年轻,少年中国就是指年轻的中国)
    师:这么理解也不错,如果把认识再推进一步,你们会发现梁启超这样说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课件介绍时代背景)
    1900年的中国,贫穷、落后、愚昧,同时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清王朝连自己的龙椅都拱手让与他人,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京师危矣!中国危矣!民族危矣!!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梁启超等人想改良政治来挽救国家,但不久就失败了。历史上把这次变法维新叫做“百日维新”。百日维新失败以后,梁启超逃到了日本。在日本听日本人说到中国的时候,都说是“老大帝国”,(板书“老大”)“过去读到过一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老大的意思就是……”跟“老大帝国”相反的是“少年中国”。日本人所以这样说我们,因为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看,中国似乎是正在一天天走向“衰亡”。“老大帝国”,意思是中国已经衰老,没有希望了,梁启超强烈地反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课件1、“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世上有一少年中国在”
      2、“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这两句话也节选在《少年中国说》的原文
    句子里有个“将来”,说明作者说的“少年中国”,不是当时的这个中国。
    生:这个“少年中国”是作者心中所追求的一个未来的中国。
    师:说得好极了!少年中国是未来的中国。“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说明……在这篇文章中是议论,这篇文章写于1900年,是一篇政论文,梁启超以其忧国忧民之心和卓越的文采,写下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作者认为创造出这个“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换言之创造未来的中国是我们中国少年的责任,“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课件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二、读通课文
   1.朗读课文:(对课文的感知,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朗读的设计如下:
    一读:播放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
    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来拜读他写的这篇《少年中国说》,在听读时意在听准字音,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或许会明白梁启超的满腔热血,明白他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爱国情怀,明白他为何把国家的命运系于少年一身的强烈情感。(课件:课文朗读视频)
    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
    读得太好了,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屈辱的时代,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的读课文,请用我们现代青年的声音来传情达意。
    课件:“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朱熹语)
    听同学们读得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音韵铿锵。
  三、品读课文,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1、读书,要为我所用,要从中获得感悟,获得启示。大家齐读,找出作者怎么描述心目中的中国?(学生齐读)
    用作者的语言来回答。(学生说时课件展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从这字里行间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一句告诉我们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学生可以分开说,教师相机板书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现在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句子:“少年智则国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它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大家仔细琢磨琢磨。
    (课件突出“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生:这组句子用了排比的手法。这组句子里的每个句子都用了“少年×则国×”的句式,结构都一样,是排比。
    生:我觉得这些句子的意思是一步步向前推进的。(师插问:能不能具体地说?)作者先写“智”,“智”了就会“富”,“富”了就会“强”,“强”了就可以“独立”,“独立”了才能“自由”,“自由”了才会“进步”,“进步”了才会“胜于欧洲”,“胜于欧洲”了最后就“雄于地球”,意思是步步推进的。
    师:两种说法都是对的。(笑)说是排比的同学,主要是从这组句子的结构着眼;说是步步推进的同学,则主要从句子的内容着眼。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当然就不同。我们学习某种修辞手法,重要的不是识别,而是体会它对表情达意的作用。现在请同学们再把这组句子读一遍,细细体会体会它的表达作用。读的时候,音量要逐步增强,语调要逐步提升。边读边体会作者思路。
    (学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了。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充满了少年的自豪感。
    生:句子的意思层层推进,不但容易记,而且越读越有劲。
    师:你记住了吗?(生点头)那就请你背背看。
    课件
    “少年×则国×”
    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生流畅地背诵全句)
    师:体会得很好。他不仅体会了作者的感情,而且还背了出来。其实,只要理解了内容,理清了思路,背诵确实是很容易的。不妨请每个同学都试一试,我相信大家都已经记住了。
    (学生各自背诵)
    师:据我观察同学们的表情,大家不仅背得很顺利,而且真的动了情。读文章就该这样,尤其是读这类感情充沛的文章。刚才我们用的就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重要方法:背读法。
    课件(背读法,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2、下面,我们就用背读法学习下面这组句子,句子不仅长,而且有点“缠绕”,特难背。看我们能不能用这个方法把它攻下来。
    课件出示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请大家先读一遍,体会一下,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各自低声诵读)
    生:都是四个字一句,而且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生:作者用了许多比喻。感情非常充沛。
    师:体会得都很正确。我们先从句子的形式来看,这组句子句式整齐,逢双句押韵,这里运用了四言韵语,这种四言韵语更有助于抒发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烈赞颂和无限向往感情,同时也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强大的震撼和鼓舞。这一点,听同学们刚才读的时候,从你们的声音中就知道你们已经有了一些体会。
    接下来再看这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刚才有人说用了比喻,是对的;我好像听到几位同学在下面说还有排比,也对。这跟讨论前面一组句子一样,也是因为从不同的角度看,得到了不同的结论。我想着重讨论比喻的问题。请你们告诉我,你们在读文章的时候,遇到这种形象化的生动比喻,首先要做的是什么事?你们是怎样读这些比喻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