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回归》综合资料之一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顾名思义就是芳香的海港。关于这一美丽名称的由来,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一般认为最可靠的说法,则是这里过去曾是运香、贩香的港口,故而得名香港。在明朝时,香港及广东东莞、宝安、深圳一带盛产莞香,此香香味奇特,颇受人们喜爱,故而远销江浙,饮誉全国。由于当时贩香商人们一般都是在港岛北岸石排湾港将莞香船运往广州或江浙等省,所以人们将这个港口称为香港,意为贩香运香之港,将港口旁边的村庄,称为香港村。1841年英国侵略军在港岛南部赤柱登陆后,由一名叫陈群的当地居民带路向北走,经过香港村时,英军询问该处地名,陈群用当地土话答称“香港”,英军即以陈群的地方口音Hong Kong记之,并用以称呼全岛。在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香港作为全岛的名称被正式确定下来。1856年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和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之后,香港又进而成为整个地区的称谓。
  早在远古时代,香港地区就已经有人居住,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中原后,又派兵平定了越族聚居的岭南地区,将之纳入秦朝的版图,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并从中原迁移了50万商人和罪犯到这一地区进行守卫和开发。自秦始皇开始,香港地区就一直在中国中央政府的管辖之内,直到英国侵占香港以前,从未间断过。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因为岭南太远,鞭长莫及,对赵佗采取了安抚政策,封为南越王。刘邦死后,赵佗又闹独立,朝廷多次征伐无功,只好再派人去赏赐慰勉,赵佗才除去帝号,臣服于汉室。汉朝在这里设置了南海、合浦、交趾等9个郡。香港地区划归南海郡博罗县管辖。此后,一直沿续到西晋时期。
  东晋成帝咸和六年,将南海郡东部划出,另设了一个东莞郡,下辖宝安、兴宁、海丰等6个县。宝安县的辖地,包括今天的香港地区和深圳市、东莞市,县城就是今天的深圳南头城。
  隋朝又废东莞郡,将辖地并入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也改为隶属南海郡,香港则仍归宝安县管理。
  唐肃宗至德二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又归东莞县管辖。明神宗万历元年,广东巡海道副使刘稳,奏准朝廷,将东莞县滨海地区划出另设一县,名为新安县。自此,香港地区改属新安县管辖。清道光二十二年即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清廷战败,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咸丰十年即1860年,又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新界亦被英国强行租借,香港地区遂全部归英国人管理。
  香港回归后全称“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另一个为澳门)。它由位于珠江口、南中国海上的香港岛,与中国大陆连接的九龙半岛和新界地区,以及附近的235个小岛组成。东北部东平洲以北海域及北部深圳河对岸就是广东省的深圳市;水域以南就是广东省珠海市的万山群岛。根据中英两国所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诺执行“一国两制”政策;回归后50年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体制将不会在香港实施,香港将享受到除外交和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

  〔有关香港的小知识〕
   人口:1840年之前,香港只是一个人口仅5000人的小渔村,时至今日,香港的人口超过660万,每年访问香港的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1997年回归后香港有自己的区旗和区徽。
   民族:华人占97%,大部分是广东籍;外籍人士占3%。
   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语言:英语、粤语及普通话。
   誉称:东方之珠、动感之都、购物天堂。
   区花:紫荆花。

  〔胆识〕 胆量和见识。
  〔谈判〕 有关方面对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会谈。
  〔聚焦〕 比喻视线、注意力等集中于某处。
  〔交接仪式〕 为移交或接替而举行的仪式。
  〔旌旗〕 各种旗子。
  〔百感交集〕 各种各样的感触交织在一起。
  〔金融〕 指货币发行、流通、回笼、贷款、存款、汇兑、证券交易等经济活动。
  〔贸易〕 商务活动。
  〔后盾〕 指背后支持和援助的力量。

  教案举例
                   7 明珠回归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同学们,你们最喜欢、最向往的是哪座城市,为什么?(简要说出喜欢的原因并概括地予以介绍)。
  2.引入课题。的确,我们的祖国以地域辽阔、风景迷人闻名于世界。香港这座城市就是中国这条巨龙头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然而,因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曾使香港被英国强行租用了99年,历经沧桑巨变,直到1997年7月1日这个失散了百年的孩子才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香港回归的历程,重温那些庄严的时刻吧!
  二、交流预习成果
  1.课外资料。(学生汇报、补充,教师归纳总结)
  ⑴香港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强行租借香港,直到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⑵香港的相关链接:被称为“万国市场”、“美食天堂”、“购物天堂”、“旅游胜地”。美丽的夜景闻名于世,紫荆花为香港区花。
  ⑶战略性的位置:面向国际的商业氛围和优越的通信条件,使香港成为世界贸易活动中心和亚太地区的神经中枢。香港和世界上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有商业往来,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大幅度增长。香港的集装箱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而且还在进一步扩建。
  2.课文信息。(学生以“通过课文,我知道了什么”的方式汇报,教师进一步引导、补充)
  快速浏览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逐段弄清大意,并予以梳理。
  第1~2自然段:香港沧桑的历史及“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第3~11自然段:香港如愿以偿回归祖国怀抱。
  第12自然段:香港的明天更美好。
  三、再读全文,可以齐读,也可以分组轮读。
  (一)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题“明珠回归”中的“明珠”指的是什么地方,它为什么被称为“明珠”,它是怎样离开祖国的,又是什么时候回归的?(学生汇报后导入到“一国两制”)
  (二)议“一国两制”。
  1.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
  2.分组讨论,弄清以下两个问题。
  ⑴是谁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⑵“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什么伟大意义?
  小结:“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它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教师补充: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撒切尔夫人就“中英双方关于香港问题”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进行了激烈的谈判。小平同志的话高屋建瓴,掷地有声,句句重如千钧,充分体现了站立起来的亿万中国人民涤雪国耻、收复失地的志气与决心。1983年,撒切尔夫人致函我国领导人,表示“只要英国政府和中国政府之间能够就香港的行政管理安排达成协议……我就准备向议会建议,使整个香港的主权回归中国。”这也充分说明,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靠正确的决策,二靠强大的国力。
  (三)重温庄严的“回归”时刻。
  1.问题交流。
  ⑴自读3、4自然段,弄清楚中英两国政府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举行,有些什么人物参加?
  ⑵结合文后思考题1,默读课文,填写表格,交流感受,带感情逐段朗读。
  2.播放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配合解说,引领学生进一步体会香港回归的庄严时刻。
  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0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0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现在成立!……中华民族100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3.想象举国上下这一时刻的场面。(电视机旁,大街小巷,香港同胞,大陆人民……)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是一个全国人民的不眠之夜,一起来读一读。(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刻)
  四、播放歌曲,总结课文。
  播放歌曲《东方之珠》,教师深情总结:
  香港,在一场历史浩劫中,她离开了母亲的怀抱。百年沧桑,她用坚毅的双手,撑起一片晴空,在世人的瞩目下,成为东方耀眼的明珠。如今,她终于踏上归途,在母亲的怀抱中,抚平历史的创伤,为祖国的明天开创辉煌!

                         第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