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画家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齐白石是中国和世界爱好艺术的人们所熟悉、热爱的画家。他自己晚年自称“白石老人”,大家也亲热地称他为白石老人。
  老人生长在贫农家庭,小时生活见闻都是家乡田野景色;五十多岁以后,虽家住北京,但仍经常在故乡湘(xiāng)潭居住;七十岁以后才没有回过故乡。因此他对他的家乡、对自己所过的农民生活有浓厚的感情。老人始终把他的艺术生命植根于这块土地,因此他的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他所画的题材,无论是一枝荷花,一株芋(yù)叶,一窠(kē)小鸡,一只蜻蜓,都是一个炎黄子孙在自己乡土中的生活感受。
  他画的鱼、虾,也是自己小时候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印象深刻的事物,所以表现得非常真实,形神俱备。《小鱼煮丝瓜》就是老人晚年回忆家乡风味时画出来的杰作。篮子里四条丝瓜是刚从棚上摘下来的,还带着瓜花和藤蔓;小鱼也是才从河沟里捞起来的,大小不一,而且有几条还是活蹦乱跳的。这些细致的描绘,正是为了说明“只有农家能谙(ān)味”,因为它们都不是从街市上买来的,而是农村日常劳动的产物。
  晚年,他画过一些像《蛙声十里出山泉(quán)》这样的杰出作品,用焦墨一点,后面用笔端略为一提,一只蝌蚪的形神状貌便活现出来,这显然是孩童时代的齐白石曾经仔细玩味过———不,他简直是和这些蝌蚪共同生活过,才能这样气韵生动地把蝌蚪再现于他晚年的笔端。
  他是个乡下人,有他对乡土风物深切的爱恋。他看惯了院子里的小鸡、溪流里的鱼虾、树上跳跃着的松鼠、绕着花飞的蝴蝶、点水的蜻蜓、草间的蚱(zhà)蜢(měng)、河边的青蛙。他十分热爱自己在那里出生长大的家乡,对家乡的一切大小事物都有浓厚的感情。他要通过纸笔,把这些可爱的生命,活泼生动地永久记录下来。因此,小鸡的天真姿态、虾的透明外壳和有生命力的须爪、牵牛花为了生存向太阳光挣扎的挺劲,都诱使他花费许多精力去观察、揣(chuǎi)摩。他要抓住每一动物和植物的性格,他要看得出每一朵花、每一只小虫的内在生命,因此在他作品里的物象都有活生生的灵魂。
  一个画家要把题材处理成为作品,如果对于这个题材是陌生的、不熟悉的、不曾研究过的,对它没有感情或者说没有把它重现出来的一种内心的冲动,那么他画出来的肯定不是一幅好的作品。白石老人晚年自诩(xǔ):“莲花峰下写鱼虫,小技当年气亦雄。”他的《自传》稿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只有天上之龙,从未得见,吾不能画也。”这绝不是虚夸之谈。
  有的画家崇拜白石老人,模仿他的笔墨,袭取他的笔法,甚至连书法题款也悉心模拟,可是忽略了老人丰富的农村生活体验,不从老人观察体会事物的方法和对生活的深厚感情去考虑,因此怎么也画不出那种神韵。老人有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击中了其中的要害。
  总之,我以为白石老人应该属于乡土画家。
  正因为齐白石是一位乡土画家,他爱家乡,爱自己的土地,他以无比的真情去抚爱这世界,因此他的艺术才会博得世界人士的共鸣。

  1.作者“以为白石老人应该属于乡土画家”,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说一说理由。
  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再读一读,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⑴他所画的题材,无论是一( )荷花,一( )芋叶,一( )小鸡,一( )蜻蜓,都是一个炎黄子孙在自己乡土中的生活感受。
    ⑵(  )我者生,(  )我者死。
  3.白石老人为什么能做到“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这对你的学习和作文有什么启示?

  认  湘 芋 泉 揣
  写  悉 湘 潭 泉 拜 袭 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