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生情 体验 创造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在本课教学中,薛老师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为主要任务,积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自读自悟,理解文本内容;通过朗读指导,体会文本思想情感,领会语言韵味;创设必要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通过合理的延伸,凭借语感,运用语言。不仅重视引导学生把书读好,还注意引导学生把话听好、说好,把字写好,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一、在理解中感悟
【案例】
师: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雪后景色的美丽?
生1: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师:你找得真准,一下子就找到了写得这么美的一句话。那么,在这一句话中哪些词可以看出雪后景色的美丽?
生1: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
师:你怎么从这四个结构相同的词中体会到雪后景色的美丽?
生:因为柳树落光了叶子,只剩下长长的下垂的枝条,雪花沾在上面就像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松树和柏树则四季常青,大雪落在树上被绿叶托住,便成了一个个雪球,蓬松松、沉甸甸的。
生2:蓬松松是说雪球很松、很轻,而沉甸甸又说雪球很沉、很重,我觉得这两个词自相矛盾。
师:雪球为什么会蓬松松呢?
生1:因为树上有松果,雪落在松果上,所以让人觉得蓬松松的。
师:既然雪球是蓬松松的,怎么又会有沉甸甸的感觉?
生2:因为雪下得很大,再加上松果有大有小,大的松果裹上雪就有可能变得沉甸甸的了。
生3:文中“堆满”这个词告诉我们松树和柏树上有许许多多的雪球,所以让人觉得沉甸甸的。
师:这几位同学通过想像画面和体会重点词来感受雪后景色的美丽,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你们再想想看,松树和柏树的叶子大吗?厚吗?它们能承受得起这些雪球吗?
生4:对于树叶来说,雪球还是比较沉的、重的,所以会有沉甸甸的感觉。(学生们听后恍然大悟。)
【评点】“语文学习”还是姓“语”,无论如何都应以本为本,千万不可忽视语言文字的训练。薛老师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加深体验。如通过对“粉妆玉砌”的追问,让学生从字面意思深入到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丰富内涵,体会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如通过对“蓬松松”与“沉甸甸”的比较,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之精妙,祖国语言之优美。这种对文章精彩词句之赏析,不但不是繁锁的分析,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文本间进行的一次心灵对话。
二、在朗读中生情
【案例】
师:这么美的词描绘出雪后美丽的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你认为该怎样读才能把雪后的美景读出来?
生1:要怀着喜悦的心情来读。
生2:还要读出赞美的语气。
生3:也可以一边读,一边想像着雪后美丽壮观的画面。
师:现在请你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赞美的语气,一边读一边想像画面,自由练习朗读。等下请两位同学来比赛。
(学生自由读,读着读着,却齐读起来。)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啊!谁愿意参加比赛?
(学生纷纷举手。教师各选出了一位男女同学。)
师:其他同学别闲着,请你们来当评委。等他们读完,你们为他们评价。
(男生动情地朗读起来。读后,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师:读得真好!薛老师都被深深地陶醉了。(对着女生)你有压力了吧?
生(女):我要化压力为动力。
师:我为你的“化压力为动力”而喝彩。(说完我带头鼓起掌来,同学们也跟着鼓掌。女生便转身面向听课老师开始朗读,也读得很不错。)
师:你觉得自己读得怎样?
生(女)我相信我的朗读会赢得大家的掌声。(学生一时没反应过来。)
师:同学们,赶快把掌声送给这位自信的女生吧!我相信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同学们听后便鼓起掌来)
师(面对男生):你觉得自己读得怎样?
生(男):我觉得自己并不比她差。
师:的确,这两位同学都读得很好,各有千秋,不分上下。下面,请听听评委们的心声吧!
生1:那个男的读得好!
师:“那个男的”你认识吗?(生1点点头)他叫什么名字?(全班同学叫出他的名字)。你好像跟他有仇是吗?(全班哄笑,生1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请你再说说好吗?
生1:我觉得××同学读得好!他不仅声音响亮,而且很有感情,把雪后景色的美丽读出来了。
师:多么有礼貌的称呼呀!多么准确美妙的评价呀!(生1听了美滋滋的,那位朗读的男同学也乐不可支)其他评委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有的人认为男生读得好,也有的人认为女生读得好。)
师:既然难决高低,说明他们旗鼓相当。那就让我们齐心协力挑战他们,大家敢吗?
生:敢!
师:让我们美美地朗读一遍,把他们两人的优点都吸纳下来,好吗?
生:好!
(生很投入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评点】“文章不厌百回读”。对描写这么优美,情感如此丰富的文章,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雪景的美丽。薛老师的朗读指导有点有面,有轻有重,有教师示范,有学生参与,有评价促进。通过男女同学竞赛读的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学会评价,并注意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交际习惯。通过“嗬,好大的雪啊!”这一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并进行范读,这就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示范、引导、点拨、感染的作用,避免了学生从“自主”走向随意性的“自由”。
三、在实践中体验
【案例】
师:“瑞雪兆丰年”是一种迷信的说法,还是有科学依据呢?薛老师想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各位同学,同学们就当一回小博士,来阐述“瑞雪兆丰年”的道理,你们愿意接受采访吗?
生:愿意。
师:好,请你们准备两分钟。
师:我要采访一位戴眼镜的满腹学问的小博士。
(一位戴眼镜的男生被请起,双手捧着书。)
师:小博士出口成章,还要看书吗?(生把书放下)
师:胶东半岛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农民们都很高兴,说是“瑞雪兆丰年”,请问小博士,“瑞雪兆丰年”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生:寒冬大雪可以冻死越冬的害虫,雪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
师:噢,我明白了。原来大雪对庄稼还有这么大的作用呀!还有哪位小博士有更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与众不同的观点。
生:厚雪像给庄稼盖上了厚厚的棉被,能保护庄稼过冬。
师:听了你们的阐述我恍然大悟。是呀!这场及时的大雪给农民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怎不令人欢欣鼓舞呢?因为从1960年至1962年,我国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粮棉欠收,农民们多么希望能有一个丰收的好年景啊!1962年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亲眼目睹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他的心情怎样呢?
生1:高兴。
师:还有什么词可以表达高兴的心情。
生2:喜悦。(师板书:喜悦)
生3:心花怒放。
生4:兴高采烈。
……
师:作者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触景生情,写下了这篇散文《第一场雪》。
【评点】必要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探究,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个性的平台。薛老师这个“大记者采访小博士”的情境创设就达到了这个目的。提倡自主学习不等于不要教师讲授。在自主探究,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可能有困难、有缺漏、需要指点,需要促进,这时就得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薛老师对这篇课文有关背景的简要讲授,就很好地丰富了课文内容,促进了学生对“瑞雪兆丰年”的理解。
四、在拓展中创造
【案例】
师:同学们,假如你也亲眼目睹这胶东半岛上的第一场雪,你最想做什么?
生1:我想写一首诗来赞美雪景。
生2:我想躺在厚厚的大雪上,享受一番。
生3:我想拿起照相机,拍下许多美丽的镜头。
师:假如你是位出色的摄影师,你会拍些什么镜头。请你为自己拍摄的照片取个名,并写上几句文字说明。
(生在事先分发的学习卡上给照片起名,并写上几句文字说明。)
学习卡设计如下:
我会给照片取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第一场雪》的抒情
下一篇:支玉恒教学实录——《第一场雪》第一种教法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