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教学实录之三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图画导入设悬念
  师:(出示与课文描述一致的山村小屋图)先请同学们看一张图画,看完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在演农村的电视剧里看过这样的老房子,我感到这家一定很穷。
  生:我看到它就想到了难民,我可不想住在这。(笑)
  师:是啊,看到这样的小屋,我们常常与贫穷、落后等字眼联系在一起,你想知道这样的小屋给一位女作家的童年留下了怎样的记忆吗?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女作家王立春的脚步,一起走进她生活过的小屋,感受她的童年。
  二、初读感知理脉络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课文读完了,说说作者对小屋是一种什么感情。
  生:非常喜爱这个小屋。
  生:哪句话直接抒发作者对小屋的这种感情?读一读。
  生:文中的第1句话:“我爱我的小屋,爱那个装满整个童年的小屋。”很直接地抒发了作者对小屋的感情。
  师:请同学们怀着喜爱的感情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这句话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句子就是——
  生:(齐)中心句。
  师:找一找文中还有没有直接表达作者深爱小屋的句子?
  生:文中最后一段。
  (生朗读这一段)
  师:两次直接抒发这样的感情,是不是重复了呢?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生:不重复,前后词句不一样,开头说“爱”小屋,结尾说“怀恋”小屋,都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师:那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是第三部分,中间是第二部分,是按总—分——总结构分的。
  师:能说说每一部分都写了什么吗?
  生:第一部分,总写我爱小屋。第二部分,(学生不能准确说出段意,师引导)写了小屋的样子,摆设和发生的故事。第三部分,写我长大后怀恋小屋。
  师:第二部分是分三个层次写的,你知道怎样划分的吗?(学生动笔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那时候、后来、12岁的那年春天”。)
  三、细读本文品情味
  师:在作者的这间小屋里,你看到了什么?读出文中的描写。
  (生读3、4自然段)
  师: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简陋。
  师:谁读出了不同的感受?
  生:还有快乐,小屋也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快乐。(读“北墙上……竟是我。”)我一读到这里就想笑,这是童年美好的记忆。
  师: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说“我爱我的小屋……”
  生:(接)“爱那个装满整个童年的小屋。”
  师:这虽然是一种简简单单的快乐,却让我们为之动心,让我们也来照照这面斑驳的镜子。体会作者的天真快乐!
  (生读)
  师:这间小屋中装着坐镇怎样的童年呢?这里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一幅画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些画面,然后给它们起个名字,写在书上。
  生:在屋里玩游戏。
  生:在外面疯跑。
  生:在屋里读书。
  生:老师,第二幅画的小标题我拟的是“冲出小屋”。
  师:可以,这是选取文章的词语来拟题目,很便捷。对“屋里读书”这个名字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屋里读书”这个小标题不太准确,这里有妈妈读书给我听,也有我自己读书,改成“听书读书”吧。
  师:有道理,开可以更好些吗?
  (生沉默,师板书:与书—)
  生:与书—结缘。
  生:与书—为友。
  师:好,这样就有些品位了。
  师:接下来,让我们在走进谢谢画面,静下心来品味。你特别感兴趣的语句,要反复咀嚼,边读边记录下你的点滴感受。(生圈画,教师巡视。)
  生:我感兴趣的是玩游戏的描写,(读“我们震天动地地喊……我们笑的不成样子。”)“震天动地”这个词吸引我。“震天动地”让我知道当时的声音很大,把天和地都给震动了。
  师:声音再大也不能把天和地都震动了呀!为什么这样写呢?
  生:这是夸张的写法,说明我们玩疯了。
  师:这句里的“荒诞不经”一词最吸引我,我好想看到他们瞎扭乱扭,玩的非常热闹、疯狂!
  师:你能把当时的那种气氛读出来吗?
  (练读、指名读、齐读)、师:这快乐便是小屋带给我的。难怪作者说—
  生:(齐)我爱我的小屋,爱那个装满整个童年的小屋。
  生:我对作者照镜子感兴趣。(读)“北墙上挂着一面拥满半边花儿的镜子……费了好大劲儿才弄明白那个小人儿竟是我。”读到这里我就想乐,感到小屋虽然简陋却带给作者快乐。
  师:你们还对哪些感兴趣?
  生:我最感兴趣的是第六自然段。(读)这里的“勾”字用的特别好,一个“勾”字写处了美丽的大自然,让“我”难以抗拒。
  师:看看这段的用词有什么特点呢?
  生:这段的用词很有特点,“弯溜溜”“平展展”“悠忽忽”都是ABB式叠词,读起来很上口,让人向往那种大自然的美。
  生: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发炮弹很有趣。“射”字用得好,从这个字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急切、速度很快。
  师: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师:作者这样急切的射出去后,哪些地方让你感兴趣。
  生:(读)“他一个劲儿拼命地跑、拼命地飞、拼命地喊、拼命地笑……”
  师:作者连续用了四个“拼命”。“拼命”可以换成哪些词呢?
  生:疯狂。
  生:使劲。
  生:玩命。
  师:“拼命”有这么多意思相近的词,那么作者为什么偏偏用“拼命”?换成刚才哪些词语好不好?(出示课件:句子比较)
  生:还是用“拼命”好、连用4个“拼命”让我感到作者像出笼的小鸟一样,超级的爽!
  师:是呀,这就是语言的味道。让我们读出味道来。
  (生读)
  师:才有一点点爽,能更爽些吗?
  (生再读,有味道了。)
  师:让作者真正爽的是“冲出小屋”吗?
  生:开始是,后来渐渐变了,变成了听妈妈读书到后来自己读书。
  师:找一找,然后说说你们队有关词句的感受吧。
  生:我喜欢作者描写她读书入迷的句子:“妈妈不在家的时……我觉得小屋满满的了。”表现出作者入迷了,非常投入。
  师:第一次老师读到这里时不禁有个疑问:谁不知道呀,她家里只有一铺大炕、两个箱子、一面镜子,空荡荡的,怎么说小屋变得满满的了呢?此时的小屋中装满了什么呢?
  生:小屋装满了书中的故事。
  生:小屋装满了书中的人物。
  生:小屋装满了作者的幻想。
  生:家里虽然没有增加什么摆设,但是是读书使作者感到充实、快乐,所以说小屋装满了快乐。
  师:所以,课文开头一句是—
  生:(齐)我爱我的小屋,爱那个装满整个童年的小屋。
  师:理解的真好!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句子。
  (出示删减词语后的课件:“妈妈不在家时……我觉得小屋满满的了。)
  师:屏幕上的句子与书上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啊?默读几遍,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生:我发现第一句少了“久久地”“痴痴地”,第二句少了“一本一本”“一遍一遍”(课件添加,字变色)。
  师:丢掉这几个词语可以吗?
  生:不可以。“久久地”“痴痴地”表现作者入迷了,“一本一本”“一遍一遍”让我感到作者读了很多书,有点书读了很多遍。丢掉就不能准确表达这些了。
  师:感受得不错,这就是语言的味道啊!怎么读出你的这种感受呢?试着读一读。
  生:最后一自然段写得既有趣又流露出怀恋之情。(读)小屋在作者心里不再是普通小屋而是一个亲密的朋友,所以自己希望变成蜗牛背着它去逛大海,情真意切,很让人感动。
  师:此时的小屋,再也不是系在作者翅膀上沉重的负担了,现在的小屋对于作者是什么呢?
  生:是牵挂。
  生:小屋是作者永远的家。
  师:说的真好。作者想变成蜗牛,把小屋背在背上;小屋是作者永远的家,她深深地怀恋小屋,更深深地怀恋她那美好的童年。
  四、总结写法作延伸
  师:作者是怎么把自己对小屋的深情写得这样感人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板书、览全文,总结一下作者的写法。
  生: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生:回忆往事部分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