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工具”与“人文”的平衡点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堂应该是两者的和谐统一。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总是会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似乎很难把握住这个平衡点。
  在这次活动中,薛法根老师的一节《我和祖父的园子》,让我们触到了这个平衡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在这个支点上优雅的平衡着。
  触点一:
  师:这篇课文就是写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还写了园子里的景物。为什么要写景物呢?自己读读这两小节,想一想。
  生: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充满了生机。
  师:它是一个自由的园子,作者怎么写出来的?
  生:……一切都活了。
  师:一切都活了,怎么写出这个“活”?
  生:花开了,就像刚睡醒似的。(用拟人的手法)
  师:一切都是自由的,怎么写出自由?
  生: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愿意结一谎花就结一谎话……
  师:你们发现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排比句,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
  (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读出自由?)
  师:下面这句话也是讲自由的,换了一种说法,是什么呢?
  生:一会儿……一会儿……
  师:他写这些自由和“我”的自由有关联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生活在这样自由的园子里,衬托出“我”也很自由。
  师:借这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叫借物抒情。
  你们也用这样的句式来写一段话,写出“我”快乐的童年生活。
  (学生练笔,质量都较高)
  感悟:叶圣陶先生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
  因此,这段教学过程中没有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而是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起主导作用。首先,薛老师指导学生充分研读课文,抓住“活”,让学生初步了解“拟人”这一写作手法;接着,引出“自由”,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总结出句式的结构,进而让他们仿句,把语文的“工具性”落实到实处。叶老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同时,学生在研读、练笔的同时,潜身入境,充分感受到了那一屡自由的阳光。
  触点二:
  师:同样是下种,我是怎么做的?哪些词语,表示我和祖父是不一样的?
  生:瞎闹。(板书:瞎闹)
  师:注意书上的用词,“哪里是……”
  生:乱勾。(板书:乱勾)
  师:还有哪里是和祖父不一样?
  生:乱闹。(板书:乱闹)
  师:不管在干什么,其实都是在“瞎闹、乱勾、乱闹”,说明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生1:是自由的。
  生2:是快乐的。
  生3:很烂漫。
  师:她的这些自由、快乐、烂漫是哪儿来的?
  生:她的祖父很爱她。
  师:对,都是因为她的祖父很爱她,她才会觉得那么快乐。这里有一个对话的情景,自己读一读。
  师:从这段对话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可以看出祖父很疼爱“我”。
  生2:就算“我”很三心二意,祖父还是很爱“我”。
  师:读一读,看看他怎么三心二意?
  (学生齐读)
  师:表面上写她三心二意,实际上写什么?
  生:实际上写作者小时候的生活没有烦恼,无忧无虑。
  师: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同年是快乐、自由、幸福的。
  感悟:语文教学中尊重了“语文性”就是尊重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让学生在语言人文的互逆中,对话、交流、感悟、体验、品味、积累、运用,就是让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体现,就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做到得“意”,又做到了得“言”,“意”“言”兼备,得“意”而不忘“言”。
  从师生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出作者描写出的那种童年的无忧无虑,但学生的这种感受不是自身引起的共鸣,也不是老师的灌输说教,而是实打实地从文字中读出来的。薛老师在讲解这一段时,不断强调让学生找文本中的词语去体会,可谓“意”“言”具练、“意”“言”具得。
  薛法根老师的课告诉我们,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须融合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的训练中。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犹如**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之所在。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