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需要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的薛法根老师上课伊始,围绕听、说、读、写所组织的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这一方式,使薛老师的语文课堂: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更加敏捷,学生在听中学会思考,良好的听记习惯正在养成。

  请看这一教学片断:
  师:我们一起来听写课文中的三组词语,每一组有几个词语,老师只念一遍,要听清楚,记住了,再默写下来。
  师:听清楚每组有几个词语,想想,每组词有什么联系?
    1、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蝈蝈
    2、韭菜 谷穗 倭瓜 黄瓜 玉米
    3、栽花 拔草 下种 铲地 浇水
  传统的听写形式呆板,往往是教师报一个词语,学生写一个词语,结果学生从没养成记知识的习惯,勤快教师教出了懒学生,因而听写效果也常常不如人意。
  薛老师独具匠心,设计了三组词语,词语以组的形式出现,且词语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先听后写,训练了学生短时记忆的能力,指导有意义记忆的科学方法,一旦有词语遗忘,还可以由其它词语猜想、推导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加工与运用。
  如第二个学生所默写的与教师所报就不一样:玉米 韭菜 谷穗 倭瓜 黄瓜
  而这正是学生运用词语之间的联系推导出来的。“联系”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观点,整个世界都是一个联系的整体,把握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就是把握了事物的规律,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秦牧先生就是通过《蛇与庄稼》一文,告诉我们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了词语之间的联系,不仅能记住词语,而且还能推出没记住的词语。如果养成了善于联系的习惯,那么头脑就会变得灵活,思维就会敏捷。
  而薛老师在听写词语这一环节中,就要求学生善于联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坐在我身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说:“薛老师就喜欢搞这个名堂。”
  这个“名堂”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改变了学生学的方式,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