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思辩——求精——《花脸》教学反思
沪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这是冯骥才的一篇叙述性散文,用孩子的视角描写花脸,写出了少年对于花脸的喜爱,对英雄的崇拜。
在整体的感知课文的情感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花脸的喜爱细微变化,即从简单的喜爱到敬畏,再到自豪,再到炫耀。学生在读到第二部分,“买花脸”这个部分时,有学生说,读到了“我”对花脸的尊重,因为他说有一种庄重之气,有的孩子说,读到了害怕,因为不敢用手指它。显然学生的用词不太准确,于是,我将这个问题抛出来,让学生讨论,看自己同意哪一个同学的意见,争执不下时,我提出双方都思辨一下,“害怕”与“敬佩”是什么意思,于是孩子展开辩论。后来大家认为,如果“害怕”,就应该避开,而不会“朝它扬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而“敬佩”是指对某人的精神或是品质从心里产生一种佩服,但此时的“我”还不知道这个“大红脸”是谁,所以不能产生敬佩。这样一辩,大家感觉这两个词都不确切。那么哪个词语能把“我”此时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敬畏”这个词出现在学生的嘴里,这个词语既表达了“我”对这个花脸的怕,又表达了一种喜欢。辩论结束后,我进行了小结:“汉语中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为了表达更确切,我们往往需要反复地揣摩,思辨,也需要我们平时能有心积累,才有足够的词语供我们在用词时进行选择。”虽然这过程拖延了一些时间,但是利用课堂生成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并使他们明白了,遇到问题要进行有条理的分析再作结论,还渗透了写作中准确用词的方法,这个时间花得还是有价值的。
在今天深入地体会作者情感时,首先复习了体会文章情感的方法。有两个大组的同学在体会时,没有从整体入手,而是单只把某处词语挑出来理解,使体会显得局促、片面,甚至突兀。第三大组的同学经过提醒后,能从所读的片断的整体出发,再讲到部分及相关词语,同时也涉及到了文章的主题,从“我”给大家表演关羽,想象“我”的心理活动——长大也要当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让大家非常自然地触摸到“我”喜爱英雄、崇拜英雄的内心情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花脸》教学反思之二
下一篇:《花脸》电子教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