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茶意浓浓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圣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其文化含义已远远超出了茶本身的色、香、味、形的物质表现形式。茶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渗透着精神内容和深刻的意蕴,并能产生教化功能和社会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碧螺春》一文选自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这是一篇笔调清新、文情并茂的美文,它在茶文化与语言文字之间架起了桥梁。在文章中,作者描绘了久负盛名的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和品尝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字里行间,情景交融,茶香四溢。浓浓的茶文化扑面而至,读来如诗如画,让人不忍释卷。这样的文章给予我们的无疑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产生更多的吸引力、更强烈的感召力、更浓厚的诱导力,将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情景,感受到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重点探讨的课题。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一、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茶意浓浓的文化氛围
  1、借助音乐创设情境
  文章是以“言”表“情”的,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学生对语言文字要有准确的感受与领悟,就必须处于一个特定的审美环境中,这样才能主动地以审美的态度感知与把握对象。为了让学生尽快地走进茶乡,沉浸于浓郁的茶文化氛围,教师借助音乐引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接触课文的语言,点引学生“披文入情”、“切己体察”、“潜心会文”,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的情趣。而在不同时段选取不同类型的音乐则起到了不同的效果。
  如在诵读品茶这一段时,教师给学生配上的是起伏跌宕的“高山流水”,行云般的节奏与文中的语言相得益彰,学生在古韵幽声中脑海中似乎浮现了这样的画面:夕阳西下,明月初升,三五好友择幽静之所,取一套青花陶瓷茶具,沏茶小憩,品茗欣赏。这样想着,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心里也不由地乐陶陶了,品茶的韵味不知不觉地就流露了出来。而在诵读采茶这一段时,一段婉转、悠扬的采茶曲让学生身临其境,不需要教师的任何语言做铺垫,似乎有一只神奇的手将他们引到了翠绿欲滴的茶园,耳畔传来了采茶姑娘那种银铃般的欢笑声,在这一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情境里他们读得认真,读得投入,也读出了采茶姑娘轻松愉悦的心情。这一环节的设置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和衔接。在教学中,音乐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借助音乐这一手段使学生在多次反复有效地诵读中读出了“形”(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读出了“味”(语言文字的内涵、精髓)、也读出了“情”(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
  2、借助图片锦上添花
  课堂上,图片的运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将生动的语言文字描述变成更加形象、丰富、立体的画面,发展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在《碧螺春》这一课中,教师选用了大量朴质清新的画面,如翠绿欲滴的茶园、生机盎然的采茶图、充满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还有古朴雅致的亭台楼阁等等。有道是“入境始生情”,这些画面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审美意境,从而能够产生情感共鸣。
  如在学习“采茶”这一节时,教师指名三位学生朗读这一小节,不作任何评价,其他学生则闭上眼睛尽情地想象采茶的画面。接下来,教师鼓励学生真情流露,各自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听了这一节,我真的陶醉在美丽的采茶景色中,采茶姑娘个个心灵手巧,茶园因为有了她们更加生机勃勃。有的学生说“嘹亮的鸡叫”、“披着晨雾、踏着朝霞”都是我们平时很少见到的景象,写得真美!还有的学生说,听完这一节,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了这样一幅画:天空微明,太阳从东边缓缓升起,向湖山洒下万道金光。远处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采茶姑娘三五成群来到茶树丛中。林间弥漫着香味,一切都是那么平和宁静。在学生由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生发了各种联想之后,教师在电脑屏幕上出示一幅采茶姑娘在茶园中采茶的画面,学生通过欣赏绿意盎然的茶园图片感受到江南春光的无限美好,也体会到采茶姑娘的勤劳与心灵手巧,由意景之美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美,从而将这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读得声情并茂,有滋有味。
  再如,在理解“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这一诗句蕴含的情愫时,学生的思路比较局限,教师出示了一幅明媚春光图,鼓励学生从图片发散开去,畅所欲言,从多角度、多方位地说出自己的联想,图片的适时运用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他们有的想到了白居易写的脍炙人口的<<忆江南>>,有的想到了江南姑娘们如水的心灵,有的想到了在这清新爽人的碧螺春茶汤里凝聚着采茶人、焙茶手的辛勤劳作,而这些感受无疑是对这一句诗的最好诠释.。
  3、借助视频感知体悟
  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然而由于生活经验、场所所限,学生在结合语言文字体会焙茶手娴熟的技艺时生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对“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揉捻、搓团”等词语不太理解,有的学生想知道焙茶手是如何叉开五指在嫩叶中不住地翻拌的?这时,教师播放的一段有关焙茶的录像替代了抽象的讲解,它以直观、富于动感的画面再现了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容易看到的情景,录像细致地分解了“揉、搓、捺、抓”四个动作,完整地诠释了焙茶的整个过程。看完录像以后,学生甚至能够学着焙茶手的样子自豪地做出焙茶的动作。此时此刻,他们更能体会焙茶的辛劳,也更能读出对焙茶手由衷的敬意。
  再如,在学习“品茶”这一节时,教师准备了开水和茶具,请一位学生上台来演示沏茶的方法。当学生按照传统的习惯将茶叶放入杯中,再倒入开水时,教师没有当即指出来,而是让他们看了一段完整的沏茶的录像,让他们知道沏茶也是很有讲究的,“取一套青花陶瓷茶具,倒上七八十度的温开水,然后分别放入一小撮碧螺春茶”,从而掌握了科学的沏茶方法。

  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合作学习中沐浴茶文化的芬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显然,“对话”就意味着平等交流,意味着合作与探究。合作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试图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在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以后,电脑屏幕上出现了采茶组、焙茶组、品茶组三组话题,每一组都分配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如采茶组的任务是:读,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出采茶的画面;品,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点滴感受;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焙茶组的任务是:默读,思考焙茶经历几个过程;找出描写焙茶过程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你心目中的焙茶手形象。品茶组的任务是:朗读课文第六节,知道沏茶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品茶时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有的聊采茶,有的聊焙茶,有的聊品茶,并以六人小组的形式围坐在一起。教室里随即响起了轻柔的古筝乐曲,学生的情绪也变得活泼轻快起来,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对课文进行“读、品、悟”,时而潜心会文,时而交流碰撞,时而品味推敲,时而展示自我,品茶组的同学甚至举起茶杯走下位来小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他们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中,享受着茶文化带来的温馨,也享受着语言文字带来的美感。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开放的课堂中鉴赏茶文化的绚丽奇葩
  历经千回百转的历史岁月,中国的茶文化愈加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然而囿于篇幅教时,一篇课文不可能包罗万象,学生对茶文化的感受也不能点到即止,因此,教师有必要将教学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知识土壤中。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个体性和封闭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
  1、课前广集资料
  课前,教师让学生打开电脑在各个网站上搜集到了关于中国茶文化的一些资料,什么《中国茶》、《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华茶文化》……打印出来的内容应有尽有,真可称得上是个茶文化的天地!有的学生从网上搜索了有关碧螺春的有类资料,整理了厚厚的一本专辑。此外,还有的学生从报纸上收集有关茶的文章,比如《喝茶的经历》,《我的茶事》,《京城白领爱绿茶》,《又到新春品茶时》……共有十多篇。同时,教师还组织学生结成不同的课题小组,选择大家感兴趣的内容开展了相关的实践活动。适值玄武湖正在举办一次全国的炒茶手比赛,有的学生和父母亲身去感受了一回。还有的学生专门走访了茶庄,详细地了解茶叶的分类、保管等有关的知识。
  2、课后拓展外延
  在教学最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有关“茶文化”的网页,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的茶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也是一言难尽的,从而打通了课堂的壁垒,极大地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外延。学生可以上网浏览这些网页的相关内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自助地从事学习活动, 如读一读清丽多姿多的茶诗、茶词、茶曲,写一写有关茶文化的研究报告,在典籍文献中追随茶文化漫长的历史足迹,体会其特有的清淡、高洁而隽永的文化意蕴。对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延伸,使自己的语文学习更自主、更深刻、更灵活、更快乐。

  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的茶文化格外深沉和凝重。我们凭借教材,立足于课堂,对中国的茶文化作邈远的追索,不仅是为了凭吊,不仅是为了怀古,更是为了今天和未来。教师在备课中因“课”制宜,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茶文化氛围,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在领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逐渐去感受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对他们语文素养和人格情操的影响是积极有效的,这也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