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完美 力求突破——《开国大典》课例
语文A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师:听到同学们的朗读,张老师也想读,听张老师读。(师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它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听出不同了吗?
生:书上是“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你读成了“它”。
师:哪一句更好?
生:不用重复了。
师:你认为张老师的好。
生:我认为书上的好,如果不重复,感受不到这样的威严。
生:我觉得采用排比,气氛更强烈。
师:张老师纠正一下,这是用的反复,可不是排比,但你的感觉真准。一齐读,读出这气势,读出这情感。(生齐读。)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
生:指的是人民群众的欢呼。
师: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生:指的是毛泽东同志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
师: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再读读这宣告。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你读得很认真,可是老师感觉你的朗读里还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当我们理解了第六自然段的三四两句时,一定会对这声宣告有更深的理解。谁来读?
生: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师:(放CAI。)激情讲解: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这是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这是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这是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是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这声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谁再来读这句宣告?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这庄严的宣告……
生:(接读)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让我们亲眼见证这伟大的时刻吧!(放CAI: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
师:一起背。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生齐背第七自然段。)
师:接着,升国旗。群众的反应是怎样的?谁接着读?
生: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还是“一齐”。如果你们就是这30万人中的一员,当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时,你会怎样做?
生:我会脱帽肃立,看我们新中国的国旗是多么鲜红。
师:你会怎么做,你会和他一样吗?
生:是的。
师:我们也不约而同地脱帽肃立,抬头瞻仰。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新中国成立了!
生:因为我是中国人。
生:当我看到国旗升起来时,我会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自豪!
师: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们千言万语就化作这一句。(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放CAI)这就是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岁月流逝,我们的新中国刚刚度过了59岁的生日,在这59年里,五星红旗一次次地升起。这是香港回归仪式上升起的五星红旗,这是奥运赛场上同时升起的三面五星红旗,这是神州七号飞天时飘扬在茫茫太空的五星红旗。这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一定一次次激动着你的心灵。来,孩子们,拿起笔,把最使你激动的那一个场面写下来吧!你也可以像作者那样,一方面描写主要人物,一方面描写群众反应。(生写话)
师:当红旗在太空升起
生:我的心情满怀激动,43年前苏联宇航员在太空行走,43年后,我们中国人终于来到了这个浩渺的空间。
师:你真了不起,我们中国人迈出了太空行走的第一步,我们就这样站立。孩子们,这一面面五星红旗升起,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宣告:昏睡的雄狮苏醒了,发威了;东方的巨人崛起了,强大了。这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也会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是因为,读:
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此时,我们才会真正读懂会场上那一阵阵的掌声、欢呼声,这掌声,这欢呼都是因为:
生(读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再读。
生(读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此时,我们才会真正理解人们的激情澎湃,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生读九、十自然段)
师:这掌声就是人们心情的流露。下一节课,让我们再从群众进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这些盛大隆重的场面中走进开国大典,感受开国大典吧!
课后反思
《开国大典》是一篇经典课文,文本中具有的特定思想和感情,与学生的经历、生活存在着距离。如何缩短文本视野和学生视野之间的距离,让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有所习得,有所感动,有所收获,是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最好体现。经过专家的一次次指导,经过与文本的一次次对话,我决定在教学内容上做“减法”,这篇长达1800余字的文章,大部分课文内容学生自己能读懂,我们就充分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学生一读就懂的内容一笔带过,凸现教学重点,即:透过“典礼仪式”这个大场面,体味大热情,感悟大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和“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两句话就成为本课教学的内核,是这篇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所在。
但这种重大意义的感悟不应该是架空的,它必须植根于文本,在对重点语句的体会涵泳之中学习语言,发展语文能力,同时得到人文熏陶。具体做法有三:
1、遵循阅读教学规律,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体现在重视了学生与文本的充分对话,体现了“整体入手”的思想。在初读课文这一教学环节中,我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整体读课文,学生在没有经过任何提示的情况下,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梳理课文几个场面,这里不仅重视学生对整体内容的把握,更重视对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浓缩关键信息”,把一句话浓缩成一个词,帮助学生习得方法,形成能力,使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有了清晰明了的把握。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还体现在教学重点段落时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上。在精读“典礼仪式”这一个场面时,首先放手让学生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进行勾画圈点。这次默读,使学生再次与文本对话,由关注课文内容到关注课文情感,开展真正的“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化体验。此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先从整体上形成一定的认识,为而后进行的具体学习,从整体上再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打下了基础。
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还体现在教学全过程的线索上。由解题时了解大事件,初读课文时梳理大场面,精读课文时感受大热情,感悟大意义,教学主线贯穿始终。整个教学过程,根据文章“突出场面描写”的特点,紧抓文中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围绕“究竟是什么激动人们的心,使他们如此热情洋溢,激情澎湃”这一主要问题开展教学。学生带着这个开放的问题去读书思考,联系上下文学习,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从而得以培养。
2、彰显语言文字魅力,培养学生紧扣词句读进去的能力。
紧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由理解表面意思到探寻内在情意,体悟文字背后流露的情思,走进人物心灵的深处,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一旦具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和思考。本节课,为了培养学生此项能力,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①咬文嚼字。在“典礼仪式”这个场面之中,作者连续使用了5个“一齐”来表现人们不约而同的动作,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一文本中固有的信息资源,紧抠5个“一齐”引导学生对这个蕴涵着强烈情感的词语进行层层剥笋式地品读,学生在对这个词语的反复咀嚼品味中感受到:正因为会场上30万人拥有着对领袖、对祖国不约而同的热爱,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欢呼声。通过对这5个“一齐”的研读,帮助学生逐步深入地领略作者语言背后蕴藏的内在情意。②书声琅琅。对于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的诵读训练,通过一次次地读,学生想象画面,品味文字,关注表达,感悟情感,学生的朗读一遍比一遍投入,一遍比一遍激昂,直到熟读成诵。这样的读,既积累了语言,又培养了情感,发展了能力。
③补充拓展。由于该历史事件距离学生生活年代久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和“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两句含义深刻的话语,仅仅依靠紧扣5个“一齐”和反复朗读等策略,让五年级的小学生来理解是相当具有难度的。因此我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学生面前呈现了中国人民舍生取义、浴血奋斗的镜头和一面面五星红旗冉冉上升的场景,这样的处理给予了学生视觉、听觉乃至心灵上的极大冲击,同时促进了学生对这两句话的深层思考。这两处补白的设计就为学生真正感悟文字背后的情感搭上了几级台阶,努力消除了文本视野与学生视野之间的距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开国大典》语文学习资源
下一篇:《开国大典》教学实录之一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