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第11册第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A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单元文化主题确定缘由及教材简析
  本单元组合以“观景”为主题,选入课文四篇。其中精读课文《古诗两首》《骑马上天山》;略读课文《威尼斯之夜》,选读课文《埃及金字塔见闻》,再就是语文乐园二。课文内容古富,体裁多样,有诗歌,有散文,有说明文,但篇篇情感饱满。
  本组课文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或美丽或神奇的画卷。学生可以从文字的描绘中欣赏祖国美景、游览世界名胜,自然生发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乐游园在长安东南,汉宣帝建乐游庙,由于登原可以望遍长安,所以成了唐朝有名的游览胜地。李商隐在一个傍晚驱车游园,见夕阳美好,万物披辉,然感夜暮将近,触景生情,写下了《乐游原》。
  《天山景物记》用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奇异瑰丽的风光,作者碧野选取了三处最具特色的景物:雪峰、密林、野花,向我们展示了独具风韵的雪山之夏,宛如一曲优美的抒情长歌。
  《威尼斯之夜》则将我们的思绪带到了远在欧洲的意大利威尼斯,著名作家乔治·桑用细腻清新的文笔,向我们描绘了威尼斯醉人的蓝天,可爱的夜空,恬静的夜晚,字里行间无处不透露出作者对这个城市的喜爱。
  金字塔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埃及金字塔见闻》就为我们揭开了金字塔神秘的面纱。文章语言朴实,描写细致,着重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的外观及其建筑方法,条理清楚。
  江山如此多娇,但我们学习课文除了领略人间胜景,更重要的是习得语言,学到作者的表达方法。本组课文语言凝炼,表达准确,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培养语感的好材料,因此要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理解识记字词,体味观察方法和写作技巧,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教材与《亲近母语》第十一册第六单元《四季的脚步》和第十单元《中华名城》进行整合。《四季的脚步》写的是四时之景,有萧红的《严冬》,日本清少纳言的《四季的美》,还有王平君的《与四季交谈》。《中华名城》这一单元则是大家名篇,如老舍的《“住”的梦》,刘大杰的《成都的春天》,陆文夫的《梦中的天地》。让学生从文字中去感受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绮丽与神奇。

  单元导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识记本单元生字29个,并自主积累新词。
   2 背诵并默写古诗《乐游园》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熟读《骑马上天山》。
  二能力强化目标:
   1、淡化技能训练,重视感悟积累。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景中,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体验;
   2、淡化教法的新奇,重视学法的指导。在学习的过程中去体味观察方法,习得“移步换景”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发现美和描绘美的能力。
   3、鼓励学生课前课后搜集资料,培养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透过文字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起去饱览那无边秀色的冲动,产生创造美的热望。

  目标实施基本措施
  1 写景文侧重于情感熏陶,在读中感悟文字的魅力,在多层次的阅读中悟出文字中的情,读出文字中的情。而《埃及金字塔见闻》则是一篇说明文,侧重于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
  2 对写景顺序的技巧训练,一是通过范文感知,二是课堂教学渗透,三是写作实践运用。
  3 重语感培养,可通过这样的方法:轻声读,理解话语中所包含的信息,并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抠字眼品词析句,联想前后,补充细节——再次感受读。
  概括起来就是:披人入境,品读入情,强化语感,积累佳句。
  小课题单元实施构想
  针对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江山如此多娇,结合本组课文教学目标,主要对写景的顺序进行强化和训练。
  写景有下列三种写作顺序:
  一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可以随着观察者的脚步移动来描绘,也就是常说的“移步换景”法。《骑马上天山》这篇课文采用的正是这种方法。
  第二种是按景物类别顺序观察描绘。譬如,课文《桂林山水》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再写桂林的山“奇、秀、险”,最后写山水相映如“画卷”的美。
  第三种是按时间推移顺序观察描绘。这种方法叫“时序法”,又叫“随时推移法”。这里的时序可以是年月、时日、季节,如:一天的早、中、晚、夜,一年的春、夏、秋、冬等等。用这种方法观察描绘,目的大都在于捕捉和表现景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风貌。

  单元课时安排
  本组教材拟用12——14课时: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1——2课时,选读课文1——2课时;“词语超市”和“金钥匙”“古诗诵读”共2课时,习作2课时。

                      4 古诗二首
  一备教材内容
  《乐游原》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人所处时代是国运日衰的晚唐,虽说他少年即中进士,但朝廷党派争斗激烈,他空有抱负而无法施展,终身不得志,其诗颇多忧怀国运、慨讽时事、表述心绪。
  乐游原在长安东南,汉宣帝建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原可望长安,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在某天傍晚,诗人不知何故,心情郁郁难以排遣,于是驱车游原,见夕阳美好,万物披辉,然感夜暮将近,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起笔阴郁,以“向晚”“不适”二词点明了登赏乐游原的时间和原因,为诗人之后的心情发展设下了埋伏。第三句宕开一笔,极赞夕阳照临下古原晚景之美。此时夕辉正盛,诗人虽未写出景物,但可以想象得到那瑰丽的天空、雄伟的长安城关和秀美的山川田野,尽在眼底。第四句笔锋顿转,写黄昏临近,诗人无力挽留良辰美景,唯有深深地慨叹。“无限好”与“只是”,二词一放一收,将诗人无限惆怅与惋惜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后两句意味深长,更是格言式的名句,但在理解上也不尽相同,有指对唐朝国是日非之虑,有指对良辰美景短暂之感伤,有指对身世沉沦年华易逝之忧。还有人认为“只是”意即“正是”,一扫惋惜之感,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坚持理想的一种“深情苦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他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当时他离开家乡已两年,只身在京都长安求学,谋取功名,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亲人而作,朴质而又深情,千百年来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数字中,九是极阳之数,因此,农历九月初九被称作重阳。在我国古代,重阳节很重要,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长安繁华热闹,但于诗人而言,毕竟是“异乡”,在心里始终有距离感,诗歌第一句以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写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身在异乡的感受。而今又到重阳,正值家家团聚、人人欢庆,第二句用一“倍”字写出诗人此时思乡比平时更甚,平时思乡不一定显露,而一遇佳节,诗人积聚已久的思家怀乡之情再也无法遏止,“每逢”二字说明诗人不止今日,更有多少个良辰佳节都在思念里度过。前两句情感来得直接、激烈,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因此它成为最能表现思乡情感的名句。后两句不说自己,想象兄弟们在重阳日登高、佩戴茱萸之时,发现少了一个兄弟后的情景。“茱萸”是一种有着浓烈香味的植物,插在头上或衣襟上,据说可以去邪避毒。诗以“遍插茱萸”的圆满对比“少一人”的缺憾,借兄弟们的遗憾与思念来迂回曲折地表达“我”的遗憾与思念,看似平静的语言下面实则是深沉的感情,和杜甫的《月夜》中“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备编者意图
  选编古诗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受到古文化的熏陶,感受唐诗的魅力;二是积累语言,感受诗歌描绘的美妙意境。
  三备教学方法
  1.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诗句,读通读顺,在读中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2.在教学时扣好“线头”,才能顺利理清文意,如第二首诗题中的“忆”,第一首诗句中的“不适”。要借助工具书及学生已有经验,自主或者合作理解诗句的意思,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3.通过朗读、联想等体会诗歌的画面美,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乐游原》写游原赏景,抒发了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的惆怅与惋惜之情。“乐游原”只是地名,在教学时可以注意一下学生的理解。前两句说明了登乐游原的时间和原因,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不愉快时的感受。诗人在乐游原见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呢?教师此时抛出对乐游原的介绍,恰当地为学生的想象说话作准备。然而诗人仍然游原不“乐”,美景当前,他产生了什么感慨?教师再相机介绍诗人有关背景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人心情的理解,还可以进行角色体验,知诗人之“不适”“不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节日所感,抒发思乡之情。教学前两句要让学生理解,为何愈是佳节,诗人便愈是感伤?体会到诗人独在他乡的孤单无依。再让学生化身为两地相处的“兄弟”和诗人,进行角色体验,去体味作者遗憾的心情,然后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