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境界

语文A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关于《江雪》,昨天晚上同学们也完成了这样的复习作业:复习柳宗元《江雪》一诗,在此诗每一句中,找出一个能够表达心情的关键字。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与思想?
  所以,这时,学生很容易地就说出了诗中四个关键字:“绝”、“灭”、“孤”、“独”,然后老师让大家再读一遍,读出诗中的“孤独”。
  读完后,干老师又问了一个问题:“同样是‘渔父’,这个‘渔父’为什么孤独苦闷呢?”
  “因为冬天的鱼小,鱼少。”坐在后排的一个男生说。大家又都乐了。
  俞怀靖站起来说:“我认为他好像是失意了。”
  这个感觉真的很棒!在他的预习作业上并没有回答出这个词,这节课他一直兴致盎然地参与着学习,因为他的预习比较好,所以课堂上也为他带来更多的触发。
  干老师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精彩”,便直接将失意和得意两个词分别写在黑板上抄着的两着诗的标题旁边,借机用“失意”和“得意”带学生进行两个渔父之间的辨析,并让同学们也把这两个词语也写在自己的预习作业中。他又接着追问:“那为什么同是‘渔父’,一个失意,一个得意呢?”
  “因为在《渔歌子》里,他身处世外桃源,景色非常美丽,还有飞鸟;而《江雪》里面,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一只鸟也看不见,一个人也没有。”一个男生从景色方面来说。
  “我来告诉你吧,因为他们是两种人,”干老师就直接告诉学生了,“你现在旁边写下这两个字。”他让学生把“道家”、“儒家”分别写在相应诗的旁边,然后对学生说:“道家和儒家,他们是两种人。”这时屏幕上出现了两种“渔父”或者说儒道两种知识分子的不同追求——
  两种渔父:
  道家的渔父——养生求真,逍遥快活
  儒家的渔父——担当使命,改良社会
  然后干老师以通俗有趣的语言简单讲述了“儒家渔父”的“意”——担当使命,改良社会,但因为达不到而只能去“钓鱼”,所以他“失意”了。而“道家渔父”则旨在养生求真,逍遥快活,就像《渔歌子》中的渔父一样,因此“得意”。
  同学们一边听着,一边赶紧把这两种渔父的意义抄写在自己的预习作业纸上。
  接着,干老师又点了点“儒家”担当使命,改良社会的“意愿”,他结合屏幕上出示的资料,讲他们往往因为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得不也归隐山林、泛舟江海:
  儒家知识分子的“渔父情结”:
  孔子:“道不行,乘槎浮于海。”
  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干老师对同学简单解释了这两句话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带着这种理解再读一遍《江雪》。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而《江雪》读完后呢,又让孩子们读了一遍《渔歌子》。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两首不同情感的诗,放在一起,有一种别样的美妙与和谐。看学生的表情迅速从凝眉到舒展逍遥,真是有趣。
  而这时候,一切的谜底好像揭开了,两组词语把两个“渔父”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揭示出来,学生又赶紧拿起笔来记着:
  两幅画面:优美恬静和谐VS清冷孤寂高寒
  两种人生:逍遥自由快活VS孤苦坚毅卓绝
  可是问题却又像抛入春江的那杆钓竿,又向同学而来了:
  你喜欢哪幅画?
  你喜欢哪首诗?
  你喜欢哪个渔父?
  呵呵,前两个问题,全班同学没有一个选《江雪》。可是当又问喜欢哪首诗哪个渔父的时候,俞怀靖却对着《江雪》举起了手。这也是唯一的一个。他说:因为《江雪》比较孤傲、高洁;而《渔歌子》就比较和别人一样了。
  这时,干老师又把楚辞中的《渔父》篇投在大屏幕上,简单讲了意思给同学们听,他描摹得很生动,意思也显得更为浅显好懂了。
  离骚·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听完故事后,老师又让大家选择:“你选择做屈原还是做渔父?”
  孩子们都拿不定主意了,犹豫着,却不像刚才那样一下子就做出选择了。
  这时,这两种渔父的表征意义再一次出现在屏幕上:
  优美恬静和谐VS清冷孤寂高寒
  逍遥自由快活VS孤苦坚毅卓绝
  学生仍然在选择着,有的选第一个,有的选第二个。
  干老师说:“你不忙选,我告诉你,中国思想,其精髓有两个字,一个是‘儒’,一个是‘道’,所以你不忙选。因此我告诉你,这两首诗都是好诗,这两种‘渔父’都是我们所欣赏的,我这道选择题恰恰不要你选择,要你的生命里把这个渔父和那个渔父,全部都吸收进去。”
  最后,如同拉上钓竿,水中还有美丽圆晕一样,这堂课也有一个充满余韵的尾巴——干老师课件上所选的“渔父图”恰好大都是南通著名画家范曾先生所作(这课在海门棉种场小学上,而海门正是南通属下的一个县),于是,干老师就将收集到的范曾先生“渔父图”的众多作品,一幅幅播放出来……
  评论
  有深度,有厚度。恐怕得有两个课时才能完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