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四

北京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课文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课文的重点是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幻象是由幻觉产生的形象,是并没有实在事物出现的虚假的感觉。人在神志不清或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出现幻觉。小姑娘从擦燃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种种幻象,说明她长时间受冻挨饿,已经神志不清,濒临死亡了。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欢乐,没有人疼爱,她是多么渴望得到温暖,得到食物,渴望像别的孩子那样得到欢乐,得到圣诞礼物,多么想念疼爱她的奶奶啊!这些是她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得到的,而又是她迫切需要的,因而在她临死前产生了这样的幻觉。这些幻象与小女孩的现实处境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和悲惨。
  课文的难点是最后含义深刻的话。“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联系前文的内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小女孩离开了这个世界,就是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说得直白些,小女孩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这是作者在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鸣不平。
  二、学生分析
  学生比较喜欢童话,爱看童话。
  三、教学理念
  1根据课文特点和教学目标,首先应认真地通读几遍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初步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然后,讨论理清课文思路,引导学生精读。
  精读“擦火柴”这部分,应先整体默读这一部分,启发学生说一说,小女孩共擦燃几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讨论:她为什么接连不断地擦燃火柴?整体把握幻觉与现实的关系。再以第一次擦燃火柴为例指导精读,读出小女孩敢擦燃火柴的勇气,读出火柴光焰的奇异,读出小女孩面对美丽温暖的大火炉那喜悦舒服的感觉,读出火柴光亮熄灭回到现实的冷酷无情。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讨论:她为什么会在火柴的光亮中看见大火炉?使学生感悟,因为小女孩太冷,自然企盼大火炉出现,美妙的幻象与冷酷的现实鲜明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小女孩的寒冷。使学生领悟作者的想象描写完全基于现实,十分合理。第二、三、四、五次擦燃火柴的内容让学生仿照这一段的读法自学。最后,把这部分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整体上加深理解和感受。
  2要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同时,应抓住课后“思考·练习”提出的含义深刻的句子,组织学生联系前后文深入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体会。
  四、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本文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里擦着了几次火柴,出现了几次幻想,最后被冻死了的故事。
  师: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文中小女孩一共擦着了几次火柴?请你在对应的段落前作出标记。
  (学生浏览课文,做标记)
  师:谁汇报一下文中小女孩一共擦着了几次火柴?
  生:五次
  师:同学们出声读课文,思考这样两个问题:找到每擦着一次火柴,她都幻想些什么?这些幻想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学
  小组交流
  师:谁汇报一下文中小女孩第一次擦着火柴幻想些什么?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大火炉。
  师:你能不能把书中的描写读出来?(教师随机板书)
  生读:多么明亮的……
  师:小女孩是怎样擦着的第一根火柴呢?
  生:终于抽出。
  师:为什么用终于?
  生:火柴是用来卖钱的,可小女孩没有卖掉。
  生:如果浪费了,爸爸会打她的。
  师:那为什么她还是用来擦着了呢?
  生:因为她太冷了。
  生:受不了了。
  师:那么小女孩第一次擦着火柴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渴望温暖(教师随机板书)
  师:可是老师没听出她刚才读出的渴望温暖,谁还能读?
  (指名读)
  师:大家读得很认真,老师也想读一读。(教师范读)
  学生练读。
  两名同学朗读。
  幻灯出示“……像……好像……”两句话。
  师:这两句话中都有像,意义相同吗?
  生:不同,一个用于比喻句中,一个表示想象。
  师:文中的这种温暖是短暂的,小女孩又擦着了第二根,第三根火柴,她又幻想到了什么?
  生:烤鹅、圣诞树。表现了小女孩渴望食物、渴望快乐的思想感情。(教师随机板书)
  师:接下来第四次擦着火柴,又幻想到了什么?
  生:奶奶,表现了小女孩渴望疼爱。
  师:奶奶的出现使小女孩的思想感情达到升华,书上是怎么写的?
  生:朗读“奶奶……不见的.”
  师:老师也很喜欢这一段,想和你们比一比,有没有敢站出来的?
  (师生比赛朗读,鼓励纠正朗读)
  师:火柴还没有灭,小女孩第五次擦着了火柴,这一次也和以前一样擦着了一根火柴吗?
  生:不是,是一整把。
  师:为什么呢?
  生:她不想让奶奶走?
  师:奶奶的出现使小女孩的思想感情达到高潮。书上是怎么写的?
  学生朗读
  幻灯出示“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生:小女孩在当时社会得不到幸福。
  生:小女孩要死了,所以感觉要飞起来了。
  师:如果奶奶没死他能得到所要的幸福吗?
  生:不能。
  指名读最后两自然段。
  师:文中几次提到大年夜?
  生:三次.
  师:为什么把小女孩的死安排在大年夜?
  生:小女孩更可怜,命运更悲惨。
  师:这篇文章写的好吗?有时间多找几篇童话来看一看,用这种方法分析一下。
  下课。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