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激励,情深无限

浙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文本的价值取向及情感熏陶作用,而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二者完美结合,常令课堂激情燃烧。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运用多种手段营造情感高潮,尤其结尾阶段让学生撰写、诵读、品赏碑文,更令人感到情韵在胸、绕梁不散。请看——
 
  师: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把你心中的感受尽情地表达出来?
  生(齐读):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同学们,邱少云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此时此刻,如果让你写一句碑文来纪念和歌颂他,你打算怎样写?
  生:邱少云万岁!
  生:邱少云,你永远活在中朝人民心中!
  生:烈火炼真金,千秋传美名!
  师(课件呈现碑文):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们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让我们全体起立,深情诵读。
  生(起立齐读):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
  师(高声总结):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
 
  [的确,只有教师自身全心投入、热情洋溢时,方能与学生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让其真正受到感染和升华。语文教师不但应清楚地意识到文本中所蕴涵的时代和民族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而且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人文精神去滋润、涵养、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