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本 触摸英雄

浙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写在前面:从来不曾上过六年级的课文,这次参加市骨干教师的评比,却偏偏派到上六年级的这篇选学课文。于是前所未有地熬了一个通宵,备了课,做了漂亮的课件,也顺利地从讲台上完成教学计划走了下来。虽然睁着疲惫惺忪的睡眼,还是坚持把这篇反思弄好,毕竟是初次上六年级的课文,这是零的突破,要好好地留作纪念。】

  《采蒲台的苇》这篇课文是篇借物赞人的文章。课文通过对无数抗日英雄的事迹的概述,以及一次为掩护掩抗日队伍宁死不屈与敌人斗争典型事例的具体记叙,歌颂了白洋淀人民团结对敌、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崇敬抗日志士的情怀。针对其特定的文本价值取向,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本课我预设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由浅入深读文,感受采蒲台人民面对日寇的不屈意志,感受中国人民的凛然正气。

  2、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课的设计理念是:

  1、语文阅读重在过程的展开,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本课教学就是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采蒲台,是与文本文字的深刻对话中了解中华民族在对抗外敌中的可歌可泣的历史,咀嚼、品味、涵咏关键词句将是本课教学的主旋律。

  2、在课堂中力求体现“情态、动态、生态”,点上突破,面上铺排,回环往复,营造一个情感逐层推进、交融的“场”。立足文本,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在适度的拓展中呈现历史、还原历史,引领文本的价值取向。

  这节课具体的教学环节是这样预设的:

  一、欣赏,激情导入

  由于本课的地理和历史背景对学生来讲十分陌生,因此我先用投影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的风景图片并伴有轻音乐和解说。我曾想,假如在此处投影白洋淀战火纷飞的场面或革命英雄浴血斗争的场面,势必会为课堂奠定低沉的情感基调,从而使学生的情绪压抑,陷入思维的低谷。因此我播放美丽的风景,先扬后抑的导入,留给学生情绪过渡的余地与空间。

  二、质疑,初读课文

  在学生对白洋淀和采蒲台有了相关的了解之后,我从质疑课题入手,用“文章仅仅是写芦苇的风景吗?”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初读课文的环节。初读课文之后,学生了解了文章其实写的是人,而不仅是写景。为什么要写人呢?我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第二自然段中的那两句话:“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充满无数英雄的血泪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来探询答案。初读之后,再转成诗化的语言涵咏,境界又深了一层。究竟这片苇塘、这片土地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充满了怎样的饱含英雄血泪的记忆?这样,便又引发学生往文本更深层次去探究。

  三、品读,触摸英雄

  这个环节是本课教学的主要环节。我用一个启发性的问题:“默读文章4—18小节,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血”、“泪”?哪些地方让你震惊,甚至有一种流泪的冲动?”引导学生再次去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在交流时,主要抓住“妇女掩护带枪支的干部”和“一个40多岁的男人英勇不屈、刚强地面对死亡”的内容进行细化品读。妇女们不约而同的一送一接包含的关爱、信任、勇气、智慧,男人简单而有力的两个词语刻画出的刚强、凛然正气和不屈意志,就在一次一次逐层推进的朗读中,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到最后,妇女们忍不住爆发出的呐喊就成了学生抒发自己愤懑情绪、升华情感高潮的出口。至此,再出示总结性的小诗朗读,让文本与师生感情的共鸣达到最高潮。

  四、总结,练笔抒情

  此时,我再适度呈现历史内容,引导学生忆古思今,在舒缓的音乐声中重新面对美丽的白洋淀,梳理对无数英雄的记忆,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索,引领学生自己个性化的思考角度和价值提升。至此时,教学的氛围进入了新的高潮,学生的心灵再一次在生生对话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五、拓展,推荐阅读

  毕竟本课的文本只是一个例子,对于那个历史年代、那些已经渐渐被人淡忘的历史情感是不可能通过这一节课就被学生重新拾回的,因此我向学生推荐了课外的阅读书目:《白洋淀纪事》《芦花荡、荷花淀》,让他们在课外的时间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把这篇文本带来的思考再延续下去。或许这节课有些孩子不能很好地领会文本的感情和价值取向,但是通过课外的阅读,或许在某一天,某一个点上,他就会豁然开朗。能起到这样抛砖引玉的作用,这节课也就有价值了。

  【教学反思】

  就整个的教学设计而言,本课完整而清晰,三维目标的创设和实施有效,教学重难点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留有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与文本文字的深刻对话中了解中华民族在对抗外敌中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整个课堂的对话体现得较为全面,既有师生的对话,又有与文本的对话,其气氛是平等和谐的,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但是,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对文本的多元化和开放性解读不够,老师主导的意识有些过浓。由于学生不熟悉文本,教材的历史和地理背景离学生也很遥远,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被动,敢于举手发言的学生也寥寥无几。因此,原本在文本中是留有余地让学生生成的,结果最后都变成了我来导。比如在引导孩子感受12个女人不约而同地“一递一送”的意味,尽管我留足了时间让孩子自读,同桌讨论交流,还反问了好几次:女人们递出去、接进来的难道仅仅是孩子吗?但是学生还是回不过神来。后来是我一步一步地设问,才把他们导到意象上来。后来,在解读40多岁的男子英勇牺牲的过程中,通过请学生填“怎样地说”,逐步剖析人物的精神境界,学生的感受逐层加深,但是表达到朗读中却显得力不从心,也许这跟学生的朗读基础有关。

  这中间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次偶发事件。就是有个学生在朗读日本鬼子的话的时候,其他学生发出了哄笑声。我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孩子们当时还游离在文本的情境外面,以为是在看电影电视一样,所以发笑。这时候我就严肃起来,追问他们:“如果你当时处在那个环境中,你还会笑得出来吗?”让学生说,当时的环境是怎么样的,人们面对的是强敌,自己却手无寸铁,一不小心就会赔上性命的。再结合对男子的刚强精神的感受,学生们都从嬉笑变为严肃,到最后的感情朗读时,都完全入情入境了。这样的恰当处理,体现了教学的随机性,相机而教,促进了课堂健康的发展。

  最后,让学生站在幸福的生活年代里,重新面对恢复了平静的美丽的白洋淀,这个时候,配着舒缓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学生能从对英雄、对敌人、对自己、对世界等不同的维度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所得,看得出来他们是学有所获的,心灵是有所触动的:对敌人的愤恨、对英雄的敬仰、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憧憬……能够对孩子的心灵有所触动,在他们的心田里留下这样一幕,这样一笔,我想这节课也就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