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显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

浙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背景材料: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全国各地,在这如火如荼之际,我们的课堂依然还存在着这样的一幕幕……

  案例描述:
  一日在教授《题临安邸》的时,突然听到一学生问:老师,以前杭州就被称作杭州的吗?
  平静的课堂顿时被打破,教室里沸腾开了。同学们纷纷议论,突然间大家好像都有了同样的疑惑,顿时情绪高潮。
  “没有,在南宋时,杭州曾作为北宋的都城,称临安。”脸上虽未显露任何不快之情,但心中却暗暗怪这一学生多嘴。
  “那为什么会出现诗句‘直把杭州作汴州’呢?”
  “无关的话题我们不再多讲了,看下面……”对于学生的一再追问,我自顾自的继续教学,课堂一下子又恢复了宁静。

  分析与反思:
  课后自己想想:对啊,既然还没有杭州这一称呼,为什么会早在南宋诗人林升写得诗文中就出现“杭州”这一说呢?我细细回想林升的诗句“暖风熏得游人罪,直把杭州作汴州”,难道很早就有“杭州”这一说?还是,这首诗已不再是作者的原作,而是经由现代人加工而成?其中的原由,我也无从所知,也就未向学生解释其的原由。并不是我不想向其阐述,实在是自己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发问搞蒙了,而心存疑虑。回想当初,自己学这首诗的时候,也并未考虑杭州以前是不是就叫杭州。当现在再次见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并未曾对“杭州”这一词有过任何的疑虑,而想当然的背诵了这首诗,但真正能像上面学生提出这一问题的,相信少之又少。
  可以肯定,在这一堂课上,这位学生她是在认真听的,她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中。所以才有了上面的这一疑问,但是学生这样一种高涨的思想状态,我却没有很好的将其把握。如果当时,我能因势利导的进行分析,相信那堂课是相当精彩的,但却因为自己知识的匮乏,失去一个很好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每次上完课,我总不忘问学生一句“还有什么问题不懂的,可以提出来”。但每次都是一片寂静,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安静的听老师讲解,他们很少对于老师的讲话进行思考。但我们必需清醒的意识到“学生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充的罐子,而是一颗待点燃的火种。在人性化备受关注的今天,教育“以人为本”成为必然。因此,语文教师更应以人性化理念打造语文新课堂,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而不是让新课改中所提倡的师生互动模式仍只限于口头上所提,虽然我们的教师也想在课堂上倾注人文关怀,但这只是一种标签,只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而已,没有真正的心灵关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仍是我行我素。每次都会因学生没有提出疑义而埋怨,责备其思维没有跟着老师的步伐在前进,责备其没有想像力,可是当我们真正面对学生碰撞出的思维火花时,我们又如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向和目标。语文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跳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来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真正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认为必须改革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开辟出语文教学的新天地。而在本堂课中我完全未摆脱师道尊言的束缚,以自我为中心,全然不顾学生的反映。
  从上面这位学生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其非常具有想像的一幕,相信在山区教学中这样的例子为数不少。这里孩子比城镇的学生少了许多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但多了一份成熟,他们更早的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更早的独立去学习面对生活。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份好奇心促使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和疑问。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把握其具有的优势,扩大其所有的优势,还我们的学生以课堂,充分意识到新课改的对象不仅仅是城镇,我们的山村同样需要改革,使课堂最终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滔滔不绝的话语、让面红耳赤的争论充满课堂。总之,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自觉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充满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