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教学反思之一
老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荔枝》是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在备课中,我发现那“浓浓的亲情”跃然于纸上,学生体会起来并不困难。而对于如何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致描写的方法,学生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采用了紧扣“亲情”走个来回的方法,不但有效地进行了读的训练,而且使读写有机结合起来。
一、读中具体感受“亲情”
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我指导学生默读课文,读后组织交流各自知道了什么。在交流中,有的说:“我知道了作者很爱他的母亲,因为在刚找到工作、工资又很少的情况下,他看到了荔枝,毅然决定买些荔枝给母亲尝尝鲜,并且往后的每年荔枝上市时他都会买些荔枝给母亲吃。”有的说:“我知道了作者的母亲很爱她的儿子和孙子。当作者买回荔枝后,她总是把大的荔枝给儿子吃,待她有了孙子后,她又把大的荔枝给孙子吃。”学生精彩的回答告诉我,他们已经初步体会出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接着我问:“你们是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你能通过朗读将你的体会表达出来吗?”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我随机指导,从而使学生在读中具体地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的深厚的爱。
二、紧扣“亲情”由读到写
学生通过读已经充分体会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母亲对下代的无私的浓浓的爱,感受到了亲情的珍贵。这时候,我设问:“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这种'亲情'写出来的呢?”随后引导学生从课文所记叙的几件事中找出描写特别细致的地方。通过讨论,学生了解到母亲对儿子的这种“亲情”,是作者经过仔细观察后细致描述出来的。例如,课文中有一段描写荔枝的话:“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沙果都显得晶光透亮,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在教学这一段时,指名读、齐读后,我问:“作者是怎么知道这些沙果是'长着疤''烂了皮'又是'洗得干干净净'的呢?他又是怎样用词的呢?”通过讨论,学生得出结论:作者为了表达这种“亲情”,首先仔细观察,然后再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细致的描写。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知道了,要想更突出地表达思想感情,除了要精选事例外,还要经过仔细观察和描写,从而使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同时掌握了写作方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