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泪解“魂” 托“梅”寄情

老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文本解读】
  《梅花魂》这篇文章,是归侨女作家陈慧瑛的作品。作者从小在新加坡(文中称作星岛)长大,颇受外祖父洪镜湖老先生的影响。洪镜湖先生,是晚清时候的一个举人,后来下南洋做生意,之后定居新加坡。但他一直保留着一些中国文人的许多气质,自幼饱读诗书,能书善画,喜欢古玩等,尤其是爱梅赠梅这档事,让作者难以忘怀,甚至影响终生。作者回忆外祖父身前的五件小事,讲述了外祖父思乡落泪和托梅寄情的故事,反映了外祖父虽然飘泊他乡但心眷祖国的赤子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外祖父的深深思念和赞誉之情。
  文章的用意很深,尤其是课题《梅花魂》,在全文中有着多种涵义。首先,梅花魂的最底层涵义是梅花之魂(即梅花的秉性),“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也正是外祖父乃至许多中国文人喜欢梅花的最初原因。
  第二层涵义,梅花魂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气节。在外祖父的心里,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而身在异国他乡的外祖父看到这梅花自然就联想到中国,想到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养育了无数中华英魂,他们也正如这梅花一样,“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想到这些,他对梅花之情,之喜爱,已经超脱了一般文人的喜爱,更蕴含着对民族气节的敬仰与操守,所以在作者弄脏墨梅图时说出“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如此严厉的话语。梅花是神圣的,梅花是高洁的,梅花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气节,所以外祖父在那一段长长的独白中会强调“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外祖父爱梅花,并希望作者一样爱梅花,做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国人。
  第三层涵义,是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赤子之情,是炎黄子孙不变的中国心。长长的文字,浓浓的笔墨,背后浸透着“思乡恋国”的情怀。从吟诗落泪、归不了国落泪,到分外爱惜墨梅、赠墨梅,再到含泪送“血梅手绢”,外祖父在年幼的作者面前愈是遮掩,情感的流露就愈真挚。外祖父,久居海外,年事已高,不能归国,心酸处黯然泪流,无奈处呜呜大哭。思念,忧愁,无人分忧,对着墨梅或是静静发呆,或是细心抚摸;眷恋,企盼,托梅寄情表述万千情愁。年幼无知的小莺儿目睹这一切,长大之后怎能不感慨万千?用“梅花魂”作题,自然就深深地蕴藏着外祖父这颗赤子之魂。当然,文章的社会性,也自然孕育了这个主题的泛化,外祖父是一个缩影,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缩影,“梅花魂”缩影在外祖父的这个鲜明的个体上,解读的时候我们需要去还原。
  【设计意图】
  这么深层的文章,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较难。年幼的陈慧瑛不懂外祖父,十来岁的小学生能够读懂外祖父吗?
  于是,我想到分两个课时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来解读“梅花魂”背后的涵义。第一课时,重在了解梅花之魂,体会它与民族气节的联系,体悟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第二课时,重在体悟外祖父的思乡恋国情怀和托梅寄情的深情,感受一颗赤子魂。我的立足点是:每一节课都能做到“主线分明,细节饱满”。当然,课堂上的一切感悟都应来源于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解读。第一课时主要抓住“外祖父爱墨梅”的语段,在重点的词、句、动作中去体会,再联系“外祖父心中的梅花”独白处,互为支撑,互相推进,读出外祖父的喜爱、敬仰之情。第二课时,重点品味外祖父的三次落泪,体悟落泪背后的思乡恋国之情,以情感为主线,从思乡恋国到托梅寄情,不断丰富画面,丰厚情感,读懂外祖父的心。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抓住三次落泪,品味语言;
   2.深切体会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情怀;
   3.领悟梅花魂的深层涵义——赤子魂、中国心。
  重点:抓住外祖父的三次落泪,品味语言,体会外祖父的思乡恋国情怀,领悟赤子魂。

  一、回顾梅魂,铺设情感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外祖父生前非常爱梅花。
     因为这梅花,代表着——;代表着——;还代表着——。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上一节课学习中获得的信息,完成下面填空:(课件出示)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________。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____。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________,从来都是________,________。外祖父就是一个具有________的人,他非常喜爱梅花,因为梅花代表了________他因不能回国而三次落泪。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三次落泪,看看外祖父为什么落泪?落的是什么泪?
  二、研读落泪,体悟情感
   板块一:吟诗落泪——思乡之泪。
    1.请同学们找出外祖父第一次落泪花的段落,自由地读一读,看看那些字眼最能触动外祖父的心,让他悄然落泪?
    2.课件出示:谁读懂了外祖父的心?
      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滚在我的腮边、手背。
    3.(指名读、齐读后)这些诗句都写了什么,竟能让外祖父落泪?
     ①出示三首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会背全诗吗?它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感情?请有感情地读一读。)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说的是诗人在山中送完朋友的时候,问朋友: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还回不回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这句词中有个字特别忧人——“愁”!)
      所有这些诗句,都是写什么的诗句?(是的,这些都是写思念家乡,思念的亲人诗句,都是写乡思,乡愁!)
     ②作为中国人的外祖父,此时身在他乡,所以,每当读到这些诗句的时候,就钩起了外祖父的思乡之情,凄然泪下。此时的泪是什么泪?——这冰凉的泪是思乡的泪!
   板块二:心想归而身不行——无奈之泪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1.情境引读。
    (我们再来看看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泪,这是在我们将要回国的时候。来,我们先来读好8—11自然段。我和同学们配合着读,我停下来,你们接着读。注意把话听清楚)
    师:当妈妈告诉我要回唐山的时候,我马上想到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生:“外公年纪太大了……”
    师: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
    生:“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师:想不到
    生: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2.外孙女的哪句话,直接刺痛了外公那根敏感的神经?——“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在别人看起来这是极为普通的一句话,在外祖父的心里,却如同王维的那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字字刺疼了他的心。
    引读:
     因为这句话,不禁让他想起离别时家乡亲人们的百般叮咛——;
     因为这句话,让他想起了朋友在杨柳岸设宴送行后的声声问询——;
     这也曾是他登上离国大客轮时,自己对自己的叩问——;
     而今身在异国的外祖父,也是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
   3.孩子们,你说外祖父能归吗?——因为“外公,年纪太大了……”
     外祖父何尝不想回啊,可是年迈的他只能回答“春草年年绿,老夫不得归”呀!你说,他能不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
   4.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只因未到伤心处”啊!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他想回却不能回,多少心酸,多少无奈啊!,此时的泪是什么泪?——这泪水是无奈泪水
   5.孩子们,让我们静静地读,把外祖父这复杂的心理过程表达出来。
  板块三:送别时泪眼朦胧——深情之泪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14、15节,读着读着,你的脑子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指名说)
   2.面对这令人心酸的场面,如果请你来读,你准备怎么读?自己先想一想,练一练。
   3.课件出示: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