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教学实录——《第一场雪》第一种教法

老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谁亲眼在我们成都市见过下雪?(有数位生举手)谁亲眼在成都市见过课文中写的这样的大雪?——啊,没有。那我们这课该怎么学呢?大家一点直观感受都没有。——这样吧,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到他所描写的一场雪中去游览,大家说好吗?(生答好)我们对雪不太了解,那么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一个任务,就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识“雪”这种自然现象,了解雪与人的情感的联系,与人的社会生活的联系。这些任务大家能不能完成?(生答能)
  师:大家预习了课文,谁能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生:这篇课文是描写胶东半岛冬天下雪的景象。
  师:只有这些吗?
  生:这场雪还预示着明年将是一个丰收年。
  师:你重新组织一下语言,再说一遍。能不能更简单些?
  生:这篇课文是写胶东半岛冬天下雪的景象,这场雪预示胶东半岛明年将是一个丰收年。
  师:他说的行不行?有没有别的说法?
  生:这篇课文写了胶东半岛雪前、雪中、雪后的情景,还写了作者的联想。
  师:谁听出来了,他们俩人的发言有什么区别?
  生:刚才第一位男同学是按主要内容来说的,第二位女同学是按课文的线索来说的。
  师:课文的什么线索?
  生:是按下雪的线索来说的。
  师:下雪的过程,对吧?
  生:对。
  师:如果按照那位男同学的说法,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生:按照男同学的说法,课文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雪的景色”,第二部分写了“雪的用处”。不,“雪的好处”。
  师:“雪的景色”,仅仅是雪的景色吗?——第一部分就是写“下雪”,第二部分是“雪的联想”。这样说可以吗?
  生:可以。
  师:如果按照女同学的说法,课文又可以分为几部分?
  生:按照这位女同学的说法课文可以分成四段。
  师:也就是四部分。哪四部分?
  生:第一部分是下雪前的景象,第二部分是下雪时的景象,第三部分是下雪后的景象,第四部分是作者的联想。
  师:两种分法都可以。我们为了学习的方便,按照分四部分这种方法来学习。——我还要问大家:在雪前、雪中、雪后和联想这四部分中,你感觉最新奇、最有兴趣的是哪部分?
  生:我最感兴趣的是“雪中”那一部分。
  生:我最感兴趣的是作者产生联想的那一个部分。
  生:我感兴趣的是雪后的景色。
  生:我最感兴趣的是“雪前”。这一段写得很形象。
  师:这么说大家对四部分都感兴趣了。那么我问一问吧。有多少同学对第一部分最感兴趣?(有五六位学生举手)多少同学对描写下雪的“雪中”最感兴趣?(有不少同学举手)多少同学对描写雪后景象最感兴趣?——嗬!这次人最多!因为你们最不了解下雪后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好。哪些同学对雪后的联想最感兴趣?(有两三个同学举手)
  师:好,那就按照同学们的意愿,首先来看雪怎么下。大家打开课文第二段。谁能够把这一段读出来?你认为应从哪里开始就从那里开始,你认为应到哪里结束就到那里结束。
  生:(读课文)“前些天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师:对她读的有没有意见?
  生:我觉得“下雪的景象”应该从“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开始。
  师:这个意见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对原读文的学生)你读得多了,天气还在变,你就开始读了。咱们从第二个同学这儿开始来读。大家看一看写下雪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也就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的?
  生:先从“雪下得很大”这个角度来写的,然后又从“冬天的雪夜”来写。
  师:介绍了雪下得很大,紧跟着就写黑夜吗?
  生:他讲了雪一下子就把地染白了,说明雪下得很大。
  师:他是先写看见的,后来……
  生:写听见的。
  师:为什么后来写听——见——的?
  生:因为雪下得很大,晚上很冷,他不可能一个人站在雪地里观察雪景。
  师:所以他就写他“听”,对不对?我们先读一读看见的雪。读的时候要把雪下得很大的那个气势读出来。大家看他这场雪下得大不大?
  (生读课文有关部份)
  师:这场雪大吗?
  生:不大。
  师:谁能比他下得再大点?(笑声)
  (生再读课文)
  师:够大的吗?
  生:不够。
  师:那么谁来建议,要想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哪些词应该强调地读得重一些。
  生:我觉得应该把“纷纷扬扬”、“大片大片”和“彤云密布”这些词读得重一些。
  师:你给作一下示范好吗?
  (生读课文)
  师:这次读得不错。他把那几个重点词强调出来了。大家再跟着我把这几句一块儿读一下。(教师带学生逐句学读)好,谁把刚才这一节再读一下?这回要下得很大了。
  (生读课文)
  师:她这几个词强调出来了。但有一个缺点,谁听出来了?
  生:刚才我们只读了两句,其余的她不应该读。
  师:我们是让读这一节,她读得对。——她读得有点太缓慢了,把大雪的气势给“延缓”了,是不是?——你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地上一会儿就白了”,应该强调“一会儿”,为什么?
  生:强调了“一会儿”才能突出雪下得很大。
  师:为什么?
  生:因为雪下得大,地上一会就白了。
  师:“一会儿”表示什么意思?
  生:“一会儿”表示很快。
  师:很快地上就白了。雪下得大不大?
  生:大。
  师:好。我们再把这一句读一读。(示范、带读)
  师:这场雪下在什么地方了?
  生:这场雪下在了胶东半岛……
  师:(接)的一个什么具体地点?
  生:胶东半岛的一个山村。
  师:下在一个山村。(板书“山村”)
  师:下雪的主要时间是白天还是黑夜?
  生:黑夜。
  师:对,黑夜。(板书“夜”)这个夜是什么样的?
  生:静静的。
  师:(板书“静”)可以说是一个(读板书)“山村静夜”。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个静夜读得很静?谁来试试?
  生:读课文,(“冬天的山村……偶尔咯吱一声响”)
  师:他读得静不静啊?(学生答静)他为什么能读得这样静?你给大家介绍一下。(指读文学生)
  生:因为我读得有点轻,还有点慢,所以显得静。
  师:对。一轻二慢。怎样才能体现这一点呢?我告诉大家——读这样表示非常“静”的句子,要用“虚声”来读,不要读得太实。听我来读。
  师:(用“实”和“虚”两种读法读句子,让学生对比)哪种读法显得静呢?
  生:第二种。
  师:对。要读得怎么一点呢?
  生:“虚”一点。
  师:那谁来“虚一虚”呀?(笑声)
  (生读课文该节)
  师:(赞赏地)嗯,还“咯吱一声响”。(学学生读的声调)
  师:既然那么静,就应该一点声音都没有,那他还写了那么多声音干什么?一会“簌簌往下落”一会“咯吱一声响”?
  生:作者写的声音都是很小的,如果不安静,就不容易听见。
  师:对不对?(学生答对)这叫“静中微响,更觉其静”。你们写作文时经常这样写,比如教室里非常安静,简直能够听到……
  生:(接说)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师:好,再来试试,比他读得还要静。(笑声)
  (生读文)
  师:他读得静不静啊?(生不答)看来大家不太满意,是吧?你来推荐一个同学再读一下。
  (生读文)
  师:好不好?(生答好)的确不错。你们看这场雪大不大?(生答大)大得简直弥天漫地。(板书“雪弥天”,然后读板书)“山村静夜雪弥天”。你们看是不是这样的景象啊?(生答是)
  师:第二天清早,天就放晴了。我们看看雪景好不好?(生答好)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笑声)他读的时候,大家闭住眼来听,看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笑声)
  生:(读文)“今天早晨……五光十色的彩虹。”
  师:你们听他读完这段,是不是感到走到雪野中去了?(生反映不一)
  师:刚走到雪野的边上,(笑声)是不是?啊,没进去。谁能带着大家进去?(生再读文,但读得不好)
  师:进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