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预约的辩论

老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小抄写员》一文的教学即将结束。这时,学习委员孙正基同学提出一个问题:“课文的结果是父亲发现了真相,那么,从此以后叙利奥会不会继续替父亲抄写了呢?”

  这小子!拓展性思维不错嘛。前面学《凡卡》一文,大家主动提出了续写,拓展了文本空间。这会儿能自觉关注课文人物的命运,这不正是文本内容的内化与升华了吗?我们的思想、情感能随作品中的人物的命运而喜忧,这是多么可贵的感悟啊!

  当然,孙正基提出的这问题的结论显而易见,父亲明白了真相后,更加疼爱儿子,儿子正好解脱四个月来的沉重负担与矛盾心情。结果肯定是:父亲不让儿子做,儿子也明白不能做了,这以后,叙利奥不可能帮父亲抄写了。

  这些结论我当然不会轻易呈现给学生的,再一次深究文本的机会我怎能放过?于是,我微蹙眉头,凝视课本,故作为难状:“是呀,这以后,小抄写员抄不抄了呢?”

  “不会抄了,父亲把头贴近儿子的胸口,儿子稍微动一动,父亲就发现了,所以叙利奥抄不成了。”

  “错了,这只是这一夜是这样的,父亲不是每晚都这样看着儿子,叙利奥以后还会抄的。”

  赞成“不抄”的同学提了个明显不成立的理由,招致了众多的反对者,他们一嚷嚷,赞成“以后还要抄”的同学顿时占了多数,并要抢着发言,这真让我始料不及——怎么要赞成“还要抄”呢——

  “父亲发现真相后,原谅了儿子,说明叙利奥以后抄写时,父亲不会再骂他,他当然会抄写了。”

  “叙利奥体贴父亲,父亲也真的老了,既然儿子能帮助家里挣钱,以后当然要抄了。”……

  坚持“不抄”的虽然只有区区两位同学,但也不甘示弱:“父亲最关心叙利奥的学习,他是不可能让叙利奥帮着抄签条的,这会影响他的学习。”

  赞成“要抄”的同学接口便是理由:“他可以放学的时候抄一会儿啊,这不影响学习。”“他也可以在晚上将抄写的时间缩短一些,以不影响学习为主,就肯定能帮父亲抄了。”

  一场未曾作半点计划的辩论活动已激烈地展开了,我当然不会阻止“战争”的,反而充当了这场辩论的组织者、裁判员,以让辩论有序地进行,并适时调节辩论话题与文本的联系。

  “他有时间抄写那些无意义的签条,倒不如把时间节省出来,多看点书,这样学习进步是很快的。”

  “老是啃书本,岂不成了书呆子?”“他可以把抄签条当成是练字,对书法是有帮助的,这也是一种学习。”

  “外国大多是字母文字,根本不存在书法。”

  “课文一开始说了,叙利奥的家庭贫苦,他是最大的孩子,作为老大,他要承担起一定的责任,所以他要抄写。”

  “课文也说了,叙利奥平时连咳嗽一声都让父亲担心得不得了,所以父亲不可能将家庭的重担放到叙利奥的身上的。”

  “假如叙利奥以后又偷偷起来抄写,那不就是旧事重演了吗?所以父亲倒不如干脆让叙利奥每天抄一些,这样两个人都安心了。”

  正方同学(赞成“要抄”的)还是人多势重,略微占了上风,为了推波助澜,为了帮学生更深刻地把握故事中人物的情感纠纷,我提出这样的探讨:父亲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懊悔”,他懊悔什么呢?叙利奥有没有过“懊悔”呢?

  “请问正方同学,叙利奥四个月来没有懊悔?他面对父亲懊悔的是什么呢?”反方同学机敏地发现了实质原因。

  “叙利奥四个月来,一直很矛盾,他多次懊悔过,也就是内疚,他为成绩下降而懊悔,搞好学习是叙利奥的主要任务,也是一家人的希望,父亲发现真相后,他就不会再抄写,而主要搞好学习了。”反方同学为自己分析。

  “叙利奥以前成绩优秀,说明他很聪明,他把学习赶上来后,完全可以一边抓学习,一边抽点时间帮父亲抄写,他很懂事,他要为这个贫苦的家庭挣些钱。”“对呀,为了家庭,他会安排好学习与抄写的时间,以后少玩些,少些娱乐活动。”

  “你们错了,穷人家庭的出路是要读书,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父亲是不会让儿子牺牲学习的时间来为他挣钱。挣钱只是眼前的利益。”

  “我们说叙利奥抄写的前提是,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比如那天作业少了,比如星期天,比如父亲生病了……”

  “偶尔的帮忙,那是个例外。总的来说,叙利奥不会再抄了……”“那偶尔的抄写难道不是抄写了吗?”……

  事无巨细。要为这“偶尔”辩下去也没多大的意义了。我主动出面作了总结:我个人也是赞成“不抄”这个意见的,你们刚才也谈到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父亲与儿子都重视学习,父子反目如仇人,儿子也几次想坦白,所有这些都说明待真相大白后,叙利奥就可以彻底地停止抄写,还如刚才同学说的那样,穷苦人的家庭再穷不愿穷了孩子,不愿穷了孩子的学习……

  [反思]
  这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六年级语文教学,《小抄写员》这篇文章已教过多次了。最后的拓展练习大多是根据习题要求,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表演,针对“父母”这两个角色,学生在课堂上演得严肃,课后互相取笑是常见的,几年来,越教越别扭,但每次也就勉强着应付过去了。然而进行“辩论”式拓展训练,对于这一课,对于我来说还是头一遭的,且不管有没有老师也这样尝试过,我只感觉到这辩论的意义是深远的:辩论的前提是读懂了课文,理解了课文,并且对文本作出了全新的审视。辩论时,学生或浅或深,或深或浅地追溯文本,探究活动呈螺旋式发展,最终鞭辟入里,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发展趋势、分析家庭特点。小抄写员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情感,一家人浓浓的亲情,自然渗透在学生的发言中。辩论中由起因到结果,由作品到生活,一切由感而生,一切由感而发,感之肺腑,喷涌而出,这正是理想的语文感悟啊。课堂上,虽没有出现文学分析式的头头是道,但对小学生来说,这针锋相对、异常激烈的辩驳,不正胜过严谨的分析吗?

  哪种方式适合学生感悟文本,我当然首选那种方式!

  我也庆幸我及时的大智若愚了一回。假设学生提出问题之初,我便以“好为人师”的态度立刻作一“权威”性回答,怎么能产生一场辩论赛呢?恰恰是学生提问题时,我的童心萌发,故作糊涂,才引来了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才引发学生将探究进行下去,并助燃了“辩论”的导火索。学生辩论的进程中,我始终保持一颗童心在审望,对他们的发言,我或颔首,或微笑,或恍然,或惊喜,我的表情随着他们的争辩而变化,我的态度与学生形成了共鸣,正因为这样,所以课堂活动自然而然,辩论赛不期而遇、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