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命运挑战》听课有感

老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教育在改革,观念要跟上,课改在实践,经验要总结。11月11日至13 日的青年教师评优课为大家搭建一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这些参与做课的老师带着他们对新课改理念的独到见解自行选课,设计教学方式方法,自制课件,从总体上体现出新世纪教育者具备较高的素质水平,课改成果也得到大家的认可。

  在众多的讲课中闫锐老师的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选的是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第二十四课略读课文《向命运挑战》一文,这是一篇关于优秀人物霍金的抒情叙事文,文中体现伟人顽强意志的精神品质是当今少年儿童比较缺乏的,所以在情感渗透上有一定难度。闫锐老师在处理这一环节上运用多媒体教法,放录音——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和展示课件“霍金”图片揭题,正是这震撼人心的乐曲和骨瘦如柴、貌不其扬的“霍金”拉开了课堂的序幕,同学们迫不及待的要了解课文,以解心中疑惑“他是怎样成名的?”在同学们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再展示多幅图片,拉近了学生与霍金的“距离”,通过对图片“身残”与“志坚”的课文叙述深深触发了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霍金的伟大精神品质,这种德育渗透犹如“春雨润物”,清新自然。教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恰倒好处,起画龙点睛之笔,使学生学的轻松,老师也教的也轻松。

  语文教学方法和情感教育同等重要,不能顾此失彼。闫锐老师在本课中处理的比较好,明确自学要求后,找准课文重心“霍金怎样向命运挑战的?”,放手发动学生合作交流会与不会的问题,再以读和悟的形式汇报,教师不时机板书加以总结概括,老师的语言组织到位,如“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身残志坚,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物?”,“读出让你感动的段落。”“通过读你知道课文采用什么表达方式吗?”“霍金尚且能把生命演绎的如此辉煌,审视自己,我们又当怎样?”……这些语言,过度性很强,使整堂课文衔接紧密,再现了老师较高的教学素质。

  当然任何一堂课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本堂课也是如此,这正是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使我们的教学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