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之一

老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五、学习“识天象”
  1.师:(指小黑板上①④句)诸葛亮曾担保三天管保有十万枝箭,可第一天没有动静,第二天仍不见动静,直到(引读)——
  2.指名读6-7节,说说诸葛亮为什么选在第三天四更时候出发?
  板:四更时候(这时候江上大雾弥漫。)
  (1)板:大雾弥漫
  (2)这时候江上大多弥漫到了什么程度?(引)——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3.有了这样的大雾会有什么结果呢?与借箭又有什么关系?
  出示:因为江上大雾弥漫,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所以……
  先默读6、7节,然后四人一组讨论用多种方法来补充完整句子。
  所以选择第三天四更出发。
  所以把船靠近曹军水寨。
  所以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所以曹军才不派兵出来。
  ┇
  ┇
  4.显然,大雾弥漫这一气候的变化正是借箭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也是诸葛亮选择第三天四更时分出发的原因。
  (1)诸葛亮是什么时候决定这一时间出发的?(三天前立军令状时。)为什么?
  (2)早在三天前,诸葛亮就预测到三天后有一场漫天大雾,这要归功于他识天象,了解天气变化情况。
  板:识天象
  (3)齐读小黑板上第①、④句,体会诸葛亮识天象的神机妙算。
  5.正因为江上大雾弥漫,诸葛亮在天还没亮时,把船靠近曹军水寨,并怎样布船?引读书中有关句子。(船头超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1)看示意图1。(显示出船头朝西,船尾朝东。)
  这样布船的目的是什么?(准备受箭)
  (2)引读,可这样布船,船队离曹太近了,鲁肃不禁吃惊他说:(引)“……”,可诸葛亮却笑着说:(引)“……”。
  六、学习“知曹操”
  1.这是诸葛亮的预料,事实又是怎样的呢?引读——(曹操在营寨里……箭好像下雨一样。)
  2.“虚实”是指什么?
  “虚”与“实”是一对反义词,“虚实”表示内部的实际情况。
  文中指哪一方面看不清哪一方的虚实?
  用“~~~”划出诸葛亮一方的内部实际情况。
  “20只船……排在船上的两边。”(第四节)
  3.这样少的兵士,船上又没有什么武器,曹操丝毫不用害怕,可他为什么不敢派兵?口头完成填空。
  出示:
  曹操之所以不敢轻易出动,是因为(江上大雾弥漫,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别人还也许有派兵的可能,而曹操是绝不会派兵的,因为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
  4.现在你们看事实与诸葛亮的预料又一一相符,这就可用上刚才我们学的一个词?(果然)请根据这一内容用“果然”造句。
  5.诸葛亮能预料得如此之准,就是因为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
  板:知曹操性
  6.这时曹操是怎么做的,诸葛亮又是怎么做的?
  指名一人读曹操的句子,大家齐读诸葛亮的句子,配合读第8节。
  7.看示意图2: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师:这时诸葛亮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是为什么?(一边受满了箭,让另一边再来受箭。)
  这不禁使我们想到诸葛亮向鲁肃借草船时说:“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
  现在你能说说这个“妙”,妙在何处吗?
  排在两边的草把,更利于多受些箭,用青布幔子遮着,让敌人看不清虚实……
  六、学习“晓地利”
  1.过渡:当曹军一万多个弓弩手,一齐朝草船上射箭,箭好像下雨一般时,诸葛亮和鲁肃正在船中饮酒取乐。因为诸葛亮这样说——(引)小黑板上第6 句。
  2.天亮了,诸葛亮的船队是怎么回去的呢?默读第9节,找出一个词来概括。板:顺风顺水
  3.第三次出示图片投影1。
  (1)根据“顺风顺水”这个词再次默读第9节,想想水往哪个方向流,当时的风向又是怎样的?(请学生在示意图上用箭头表示。)→
  (2)师介绍:长江江水正是由西向东流,正是趁着顺风顺水的时刻,二十条船像飞一样放回二十多里,曹操追也来不及了。
  (3)诸葛亮能利用顺风顺水的条件是巧合吗?
  这表现了诸葛亮知晓地理的优势,并能利用它。
  板:晓地利
  4.齐读第9节。
  八、学习第四段
  1.学习了借箭经过,我们看到诸葛亮他知周瑜心、知鲁肃人,知曹操性,可算是知人心;他预料四更时刻大雾弥漫,应称是识天象;他更会利用顺风顺水应赞为晓地利,从这三方面看,诸葛亮其无傀为“神机妙算”,难怪周瑜最后也自叹不如。
  2.齐读第四段。
  九、复习复述
  你能不能以“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为中心句把二—四段进行简要复述?四人一组讨论准备。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他知人心、识天象、晓地利,按事物的规律办事,他的神机妙算也就表现于此。

                第三课时
  一、朗读全文(分组朗读)思考概括各段段意
  1、(1-2)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3天内造好0万枝箭的命令,企图暗算诸葛亮。诸葛亮胸有成竹地接受了命令。
  2、(3-5)周瑜派鲁肃了解诸葛亮造箭的情况,还给诸葛亮设置造箭的障碍;诸葛亮请鲁肃帮忙,暗暗作好借箭的准备。
  3、(6-9)诸葛亮善于识别天象,正确估计曹操的行动,利用大雾的掩护,巧妙地想曹操“借”了10万枝箭。
  4、(10)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的暗算落空。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干,自叹不如诸葛亮。
  二、分角色朗读全文,思考
  1.全文用什么形式来到划人物的性格?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周瑜是个怎样的人?而诸葛亮呢?
  2.引导归纳中心,理解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
  有胆有识,神机妙算。
  三、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周瑜心
         知人心 鲁肃人
   神机妙算      曹操性
         识天象 四更时候大雾弥漫
         晓地利 顺风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