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宝鼎》综合资料之二
老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鼎”作为一种礼器,是团结、统一和权威的象征,代表着和平、发展、昌盛。本文通过介绍中国人民于1995年赠与联合国的生日礼物——世纪宝鼎,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的美好祝愿以及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纪的希冀。这是一篇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段落。第一大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中国人民赠给联合国一份珍贵的礼物——世纪宝鼎。第二段(第二自然段),介绍世纪宝鼎的外形结构。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介绍世纪宝鼎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的写作特点是采用数字来说明宝鼎的外形特点。课文的重点是对世纪宝鼎外形结构的介绍和对其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说明。课文记叙条理清楚,分层介绍,使读者仿佛亲眼所见。课文对宝鼎文化内涵的介绍,采用了概括说明的方法,层次清晰。
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说明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宝鼎的结构特点及文化内涵,更重要的使学生感悟掌握文章的说明方法,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具体建议:
1、查找资料,了解中国的鼎文化。课前,建议举行一次鼎文化展示会,为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了解课文的含义搭设平台。
2、进行朗读指导,力图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和主要内容。
3、创设情景,结合书后思考题,引导学生模拟介绍赠送的经过和赠送时的说明语。
词语注释
铭文:器物、碑碣等上面的文字(大多铸成或刻成)。铜器铭文。
堪称:可以称为。
精湛:精深。
昌盛:兴旺、兴盛。
希冀:希望。冀:希望。
寓意:寄托或隐含的意思。
珍贵:意义深远。
浑圆:非常圆。
宏伟:(计划、规模等)雄伟壮大。
结构:物体构造的样式。
赠送:无偿地把东西送给别人。
权威: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
纹饰:器物上绘的或铸成的图案;花纹。
钟鸣鼎食:敲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豪门贵族的生活奢侈豪华。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坚韧——坚固昌盛——兴盛希冀——希望珍贵——宝贵
反义词:
昌盛——衰败和平——动乱
句段赏析
1、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原文略)。
这段文字作者按观察的顺序,由远及近地详细介绍了“世纪宝鼎”的特点。作者先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抓住“鼎座”“鼎身”“鼎上”等的特点逐一介绍,并且加以准确的数字说明,使我们对宝鼎的样子大略了解。接下来作者走近宝鼎细观,将“鼎内”“鼎外”“鼎前”“鼎后”的雕饰与文字—一介绍,使我们对造型古朴、工艺精湛的“世纪宝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段介绍性的文字层次清晰,具体生动。
2、它的整体结构、艺术造型和纹饰配制,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鼎的造型和结构,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所以它也象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3、它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的美好祝愿,对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纪的希冀。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在联合国五十华诞赠送宝鼎,送去的不仅是鼎,更是中国人民的美好祝愿和希冀。
文章导读
这篇文章介绍了“世纪宝鼎”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的美好祝愿。
课后题解
2、介绍世纪宝鼎的外形、结构和象征意义。
3、第一自然段是记叙;第二、三自然段以说明为主;第四自然段以议论为主。
文章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联合国在成立50周年前夕,得到了12亿中国人民赠送的生日礼物——“世纪宝鼎”。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绍了“世纪宝鼎”的造型特点,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第三段(第4自然段):‘世纪宝鼎”的寓意深刻。
写作特点
运用语言抓住事物的特点有序而细致的介绍事物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本文为了说清楚“鼎”的象征意义,将“鼎”在中国的历史由来作了介绍,使读者的存疑之处得到释然,这一点值得一提。
学习要点
1.学习本文,理解宝鼎的象征意义。
2.理清课文的层次,学习用语言逐层介绍某一实物的写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介绍“世纪宝鼎”的造型及其历史由来,说明了其深刻的寓意,表达出全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共同愿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世纪宝鼎》综合资料之一
下一篇:世纪宝鼎——难句解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