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拉萨古城》
老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之前很少关注选学课文,能挤出时间和学生读一读了解一下基本算是比较重视了,很多时候可能视而不见的现象更多。上第一单元《走进西部》的时候也读了这篇选文,匆匆而过没有特别的感受,语言和内容都好像是纪录片的解说词,朴素而直白,仅仅作为内容的了解几乎没有难度,所以打算让学生自学。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参加了嘉兴名师的特色时间活动。半天时间,听三位老师同课异构《拉萨古城》,挺有意思,于是边听边读文本,边听边思考可以怎么上,边听边思考哪里很出彩,慢慢就越来越喜欢这篇文字了。也挺庆幸还自己班中还没有实施本课教学,可以有新的尝试。三位老师上课的风格很明显,从高段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和言语实践的有效性看,相对来说祝贵耀老师更胜一筹(如果学生的空间再大点,老师的主导性再弱点的话更好)。顺着教学流程观摩一下吧。
1.一座古城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每天的日照时间特别长,所以有人叫它——日光城,它也是佛教圣地,被称为——雪域圣地;它已经连续六年被评为——中国幸福城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美丽的地方——拉萨古城
2.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3.出示难读的词语,自读。正音
(评析:开门见山,用三个拉萨的关键词作为资料介入,可以形成一个直观的印象,也必然引发学生对一睹“圣地、幸福之城”真面目的阅读期待。尽管是选学课文,但是认读难读的词语,尤其是本文中的一些有宗教和地方特色的名词是有必要的。当然“宝幢”一次老师因课前查阅正确读音。)
4.作者写了拉萨古城的哪些景点?圈出来。交流板书:藏族民居大昭寺八廓街
5.你发现这三个景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依据来。
6.出示“走进拉萨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极富特色的藏族民居。”“坐落在古城中心的大昭寺在民居中鹤立鸡群。”“环绕着大昭寺的八廓街,就像合拢的双臂捧托着大昭寺。”发现作者这篇游记的顺序,以及句子之间的宗教气息。
(评析:阅读要有一个整体把握,这个把握不仅包括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也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还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祝老师引导学生能借助以前的阅读积累独立地展开阅读,关注内容也关注表达顺序。如果细细品味的话,还会发现表面上三句话是按顺序依次在介绍,其实作者用心良苦,先从民居入手,让“大昭寺在民居中鹤立鸡群”,而“八廓街环绕着大昭寺”,可见大昭寺才是拉萨的眼睛,所以文章无论介绍哪个地方都流淌着宗教的气息。如果引导到这点,那么就不会把“民居、大昭、八廓街”割裂介绍,而会“混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文章浓浓的藏族气息就更突显,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了。)
7.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写景的文章了,知道写景一般会写事物的特点。那么这三个地方各有什么特点呢?请自读,可以用词概括,在旁边简单批注,也可以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圈出来。再想想这些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评析:批注式阅读,我喜欢。能说明理由,将理解和表达结合起来。)
8.大堂交流
(一)民居特点:
(1)风格独特:哪个地方看出来?和别的地方不一样,与众不同就叫风格独特
(2)色彩鲜艳:哪里看出来?(经幡)
师:书上说:新年的时候把经幡插在楼顶是为了——祈盼新的一年人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那么把经幡插在牧场上是为了——(学生说话)
那么把经幡插在公路边上是为了——(学生说话)
五颜六色的经幡插满了整个城市,所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登楼远望——但见鲜艳的五彩经幡四处飘扬,整座拉萨古城,像一支正要启航的漂亮而庞大的舰队,布达拉宫则是无与伦比的旗舰。”(引读——师生共读)
小结:民居的特点:风格独特色彩鲜艳
(评析:藏民无论喜庆生辰、逢年过节,都要插挂五彩经幡,带着对神佛祖魂的崇拜与礼赞,带着对土主地母致敬和祈祷……形形色色的经幡成为藏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一种独有而鲜明的象征。抓住“五彩经幡四处飘扬”想象说话一是了解臧民的习俗,二是想象这一画面,三是为文中的比喻句服务。朗读和理解就在想象说话的基础上水到渠成,避免了枯燥的语言现象分析,也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文浓浓的宗教气息。)
(二)大昭寺的特点:
(1)鹤立鸡群,能不能换一个词——众星拱月、别具一格
大昭寺如何“鹤立鸡群”与众不同在哪里?
出示句子:寺顶上耀眼的金顶,鎏金的胜利宝幢,展翅欲飞的“香香鸟”,安详的法*双鹿,龇牙咧嘴的鳄鱼头,还有那深褐色的“边贝”墙,把大昭寺装点得圣洁、壮观。
(2)圈圈有哪些饰物?一起去看看这些饰物把。(出示大量的图片,欣赏)
再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齐读。
(3)我觉得就用这样几个词来描写这样神圣而独特的事物还不过瘾,再加一些词补充具体会更好,比如(口述):寺顶上耀眼的金顶流光溢彩,鎏金的胜利宝幢气势宏伟,展翅欲飞的“香香鸟”活灵活现……
这样写就具体多了,为什么不写呢?
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师:既然如此,空间再大一点,把形容词去掉行不行?
生:这样就不突出美与气势
小结:这样写让我们感觉到大昭寺气势雄伟,庄严圣洁。
(评析:这段话很多新鲜名词,都与寺庙建筑有关,一般我们参观很少关注到这些,作者这样一一例举就是为了体现大昭寺的独树一帜,大量图片的出现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兴趣激发。两次语言形式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表达的好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书本的表达形式是什么?似乎教学并不清楚。建议在对比中可以朗读,朗读中发现语言的节奏,相似的结构,短语的形式排列,故而渲染成一种气势,)
(三)八廓街特点:
(1)商店不计其数:想象这么多的商店里可能卖些什么?(太罗嗦了)
引读:所以上街上的商店——街上商店、摊点星罗棋布,热闹非常,与大昭寺内庄严肃穆的气氛既矛盾又统一。
(2)读出什么问题来了?(矛盾统一)
这样的矛盾不止一处,还有哪些地方?
出示句子:人们的诵经声和讨价还价的嘈杂声混在一起,香炉中吐出的桑烟香味与外国香水的气味混在一起,古老质朴的藏戏唱腔与节奏的迪斯科乐曲混在一起……
交流矛盾与统一,这样的矛盾是怎么统一起来的?(混在一起)
这样的矛盾和统一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拉萨?
(3)仿写句子:
()和咖啡的苦味混在一起;高亢嘹亮的民歌和( )混在一起;( )与( )混在一起。
交流。在交流中引读课文最后一句:佛教与尘世,宁静与喧哗,虚无与真实……这一切使圣地拉萨富有魅力,使使古城拉萨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秘之地,神圣之地,幸福之地。
(4)文中还有一处也是矛盾与统一的?找一找(八廓街和大昭寺)
小结:有对比,有对应,有矛盾,有统一,难怪作者感叹——引读
看板书小结全文:( )的( ),( )的( ),( )的( ),使古城拉萨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秘之地,神圣之地,幸福之地。
(5)补充——次多《我的故乡拉萨》阅读
(评析:好一个“混”字,终于人和神混为了一体,精神信仰和俗世生活混为了一体,宗教即生活,生活即宗教。写话点选择非常好,既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语言现象,又帮助学生理解“矛盾与统一”,在混中领略佛教对于臧民的意义。藏族人的生命就是行走在出世与入世的转经路上的)
民居、大昭寺、八廓街三个段落的教学语言选择点都比较恰当,尤其是“经幡”的想象特别好,一般教学都会选择典型的比喻句。“八廓街”一段的仿写形神兼备。三个段落语言的训练形式也各不相同,有口头有书面,有想象有对比。总的来说脉络清晰而训练有效。但是有两点遗憾可以考虑。一是三个片段的操作思路基本是一样的:找特点——找理由(抓句子)——语言训练——朗读小结。故而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汇报性学习,少一点老师层层的牵制。可以按照“抓特点——品语言——谈体会”的思路合作学习。其次文章要走一个来回,本课教学走了整体和局部,最后缺少一个整体的回归,那就是整个拉萨古城的特点印象。这个回归是对文本三个段落的内在脉络把握,那就是——宗教气息下的生活的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整合拓展 探究学习——《拉萨古城》说课设计
下一篇:《拉萨古城》电子教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