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交流·升华──“生命 生命”课堂实录及点评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课件/2020-04-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沟通”,而“对话”是语文新课程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如何解读文本,完成读者、作者、文本间的多重对话,致使师生在文本对话中感悟、交流、沟通、升华,《生命生命》一课堂的教学,或许对你有些许启发。

 

《生命、生命》是一篇自读课文,虽篇幅短小,但结构清晰,蕴涵深刻。杏林子通过三个事例引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熟悉文本,才能真正立足文本,形成与杏林子的对话,形成与自己已有体验的对话,从而阅读人生,品味人生,提升人生境界。正是基于此,执教者按:整体感知──研读赏析──联想拓展──体验反思四大板块组织教学,本着课标中“使学生学会欣赏作品,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一、情景导入

 

师:“嘘──”别作声,跟我做:闭上双眼,伸出右手,放到左胸。

 

师:(大概静默三十秒)你听到了什么?

 

生:心跳!

 

生:感觉到了生命!

 

师:那么,请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生命”的感悟。

 

生:生命很短暂,我们应加倍珍惜。

 

生:生命很脆弱,应当精心呵护。

 

生:生命来之不易,不要浪费生命。

 

生:生命中会遇到很多不幸,但不能放弃,要勇敢的活下去。……

 

【点评】真情实景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把学生带入对生命的感悟之中。营造一定的教学情景、或者说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唤起他们的体验。有了体验,学生就有了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基础。

 

二、整体感知

 

师:是啊,人的生命来之不易,不同的人对生命有不同的感悟。有一位台湾著名残疾作家杏林子,还专门借来听诊器,她听到了什么?她是怎样理解生命的?请快速阅读全文。

 

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勾画:课文讲了哪几件事?(生边读边画)

 

生:课文讲了三件事。

 

生: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苗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

 

【点评】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快速阅读,整体把握课文,有了很明确的阅读要求,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再说有了学生的自读作基础,下面的“合作、探究”才有凭借,交流才有具体的内容,回答问题也才会各抒己见。

 

三、研读赏析

 

师:看来同学们找得很准。那么哪一件事更让你感动?你又因什么而感动呢?

 

生:(学生纷纷举手)小瓜苗在砖缝中茁壮成长的事更让我感动。

 

生:小瓜苗强大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生:小瓜苗不屈地茁壮成长引起了我对生命的思考。……

 

师:可我不明白,既然“没有阳光,没有泥土”,那小瓜苗何以“茁壮成长、昂然挺立”?

 

生:因为它很坚强,它有很强的生命力。……

 

师:没有任何物质保障,光靠精神行吗?

 

生:不行,靠香瓜子本身的营养物质。

 

师:为他鼓掌。他真的很聪明,小瓜苗正是靠自身的养分才可以“冒”出来,但为什么只活了几天?这里为什么用“冒”,不用“长”?(分大组讨论这两个问题)

 

生查词典、讨论、读课文。

 

生(一、二组的代表):因为自身的营养物质没有了。……

 

生(三、四组的代表):用“冒”好,更能突出小瓜苗的勇敢、坚强。……

 

【点评】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有收益有成效,教师的组织、指导不可缺。如何找准突破口?设问是关键。老师很善于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品味语言。尤其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冒”进行品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