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学设计之二
苏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经过,表现了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并突出了“一面”给“我”的鼓舞。理解本文对外貌描写的作用,认真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在教学中宜采用读读议议的方法,紧扣外貌描写进行分析理解,领悟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特性格、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时,加以比较体会。
安排三课时。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本课生字生词,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人课文。
同学们,我们以前曾学过鲁迅先生写的一些文章,你们知道他的为人吗?(指定学生介绍鲁迅并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可能知道他是著名的文学家,而对他的为人或许并不了解。其实,鲁迅先生还是一个爱憎分明、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民主战士。他在《自嘲》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面》,相信大家经过这“一面”之后,一定会对鲁迅其人有更深刻的了解。
板书标题、作者,并简介作者阿累。
二、齐读“预习提示”,掌握写作背景。
三、快速测览课文,标出生字词。教师出示小黑板,叫学生给加点的字注音,其他同学做课堂练习。
地窖()赫然()嵌着()窘相()颓唐()熏黑()
憎恶()虐待()揩油()恣情()抚摩()抖擞()
摩挲()脑勺()踌躇()
校正注音后,学生齐读两遍。
四、速读课文,标好段序,并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全文共4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以空行隔开。
第一部分(1~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一次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以叙事为主。
第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1、2)交代会面时间、地点,作者的身份和事情的起因。
第二层(3-17)记叙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难。
第三层(18-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难忘的一次会面。
第二部分(39--43)写“~面”对作者的鼓舞和影响,以及事隔四年以后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沉痛悼念,以议论为主。
全文以叙为主,以议为辅,叙议结合,相辅相成,较好地向读者展示了鲁迅的品格和风貌。
五、整体把握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在文中标出表示时间的语句,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写法。
2.画出本文表示地点的语句。
3.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课后作业。
1.抄写今天所学的字词,并解释“赫然、踌躇、摩拳、颓唐、抖擞、不能自己”。
2.预习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并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
2.认真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全文表达的中心意思。
一、复习旧课,听写字词,然后互查记分。
地窖、窘相、颓唐、熏黑、憎恶、虐待、揩油、恣清、抖擞、摩掌
二、学习新课。
(一)指定若干学生朗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①作者见到鲁迅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事情的起因是怎样的?
②鲁迅先生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③文中有几处描写了鲁迅先生的外貌?用波浪统画出并作好标记。想想:这些描写突出了鲁迅外貌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学生根据以上思考题自读10分钟后,再作分析理解。
(二)讲析课文。
1.指定学生说出与鲁迅先生会面时的时间、地点、起因。
提问:当时的天气如何呢?
明确:明天,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秋深、风大、天冷)
提问: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通过写天气的寒冷、秋风的无情来衬托内山老板的热情,鲁迅先生的关怀给我带来的温暖。
当“我”发现鲁迅译的《毁灭》时,“我”的心情如何?
明确:“赫然”表现出“我”的惊喜。“得到了保证似的”表现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信任,说明鲁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正当“我”欲买不能,欲罢不甘的情况下,“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老人。这是个什么样的老人呢?默读第三层内容。
2.讲析第三层。
找出外貌描写,可以下节课分析形象。
提问: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是怎样的?
明确:瘦但有精神严肃而慈爱。
齐读第19自然段,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
“我”与鲁迅素昧平生,但他却热情而诚恳地向“我”推介好书,还送书给“我‘’,这温暖的关怀,怎么能不使于我”激动呢?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描写“我”的激动心情?
指名朗读:那种正直而慈样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受交织者的抚摩似的;我结结巴巴,欢喜得快要跳起来3我的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提问:全文几处描写了鲁迅先生的外貌?每次描写有何变化?这些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学生列表比较)
指定学生将六处外貌描写择其要点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教师根据板书内容分析、归纳。这些描写详略有致,都突出了鲁迅先生外形削、但精神很好的特点。突出了他为革命尽心尽力地忘我工作的形象,他热爱劳动人民、关怀进步青年使“我”感动。
三、根据板书总结全文,突出重点。
板书设计:
《一面》
瘦 五十上下 穿长衫 咬烟嘴
瘦 精神很好 发长 胡须像隶体“一”字
鲁迅先生 竹枝似的手指 小油管紧包在腕子上 为革命尽心尽力
瘦 面黄白 羽纱长衫 黄色烟嘴 一头熏黑 忘我工作的形象
脸一瘦
他的手多瘦啊
第三课时
一、继续分析外貌描写,突出鲁迅的形象。
1.先在文中找出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然后朗读一遍。
2.试列表比较每次外貌描写的异同。
文中先后六次写到了鲁迅先生的外貌。
①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②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狠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③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④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⑤我又仔细看他的脸——瘦!
⑥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这些外貌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由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满清晰起来。
第①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形象“模糊”,只是粗线条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衣着和抽烟的神态。第②次是在近处,是“我”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了人物面容和精神,形神兼备地表现了人物的形象、气质。
第③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不仅观察更细致,而且把前两次没有观察到的细微特点补写出来。如第一次只看出长衫的颜色,这次连质料是“羽纱”的也分辨出来了;第一次只看见烟嘴上的火花和烟雾,这次连烟嘴是黄色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这次还把人物的头部和全身结合起来写,使形象更完整清晰。
另外第④⑤6 次只突出了他身体的某一部分特征,就像一个个的特写镜头。这六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关于济南的山和水
下一篇:慈善的冬天品读《济南的冬天》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