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学设计之三

苏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课件/2022-0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下面再以课文第38段为例,体会渗透在词语中的感情。这段写“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文中“带着体温”四字不仅表明作者将自己辛苦劳动所得的一元钱看得很珍贵,而且暗示着作者仿佛掏出了自己的内心。他看到鲁迅的手“多瘦啊”,想到了鲁迅忧国忧民、艰苦战斗,“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这一笔中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他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献身精神而深深地感动了!也因此,他在告别鲁迅时“恭敬地鞠了一躬”,在这一个动作中表达自己对鲁迅的敬意和谢意。由这一段记叙可以进一步看出,深沉的感情可以渗透在普通的词句之中表达出来。

  8.以本文中的破折号为例,说说破折号的5种用法。

  分析: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90年3月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规定,“破折号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破折号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此外,破折号还有一些用法。下面以课文中的9个句子为例来分别说明破折号的不同用法。

  u)表注释,即标明行文中的解释说明。如:

  ①一个矮小而结实的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②我不好意思地笑一下,鞠了一个“半躬”,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

  ③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2)表提示,引出下文。如:

  ④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3)表播说,先插说有关的话,再引出下文。如:

  ⑤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4)表话题突然转换。如:

  ③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①“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后半句也可以理解为鲁迅解释说明向作者推荐另一本书——《铁流》——的原因。)

  (5)表示话没说完。如:

  ③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③“哦!您,您就是——”

  另外,破折号还可以表示声音的延长等,如“‘呜——’火车开动了。”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在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的时候,诗人臧克家曾经写了一首十分著名的纪念鲁迅的诗,回忆一下,是什么题目?《有的人》。去年我们学这首诗时,诗中许多富于哲理性的语言曾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现在把它重温一下,大家背背看。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40多年了,可他好像仍然生活在我们中间,我们眼前常浮现出他的音容笑貌,耳边常响起他鞭辟入里的名言,给我们教育、启发,给我们力量。对这样一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我们年轻人,革命的后来者应该向他奉献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暂且搁在一旁,让我们先读一读40多年前一个年青的穷工人写的怀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吧!

  (二)检查预习,点出文章关键之笔。

  1.文章标题怎么读?正音。

  一面(第四声前“一”变调)。

  2.《一面》这篇回忆性散丈记叙了一件怎样的事?用动宾词组概括。“遇见鲁迅”。鲁迅对作者怎样呢?用主谓词组概括。“鲁迅赠书”。把这两个词组用联合结构的方式组合在一个句子里,说明这篇散文记叙了怎样一件事。注意时间、地点。

  本文记叙了1932年秋天作者在内山书店遇见鲁迅先生并接受鲁迅赠书的动人情景。

  3.作者只见了鲁迅先生一面,鲁迅赠给一个素不相识的青年工人一本书,在鲁迅先生的一生中是极平常的;然而,这“一面”,这“一本书”给予作者极其深刻的印象。请找出表达这深刻印象的关键语句。

  “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多么伟大的人物,多么由衷的赞颂。

  而这样伟大的人物竟然是通过“一面”来描绘的,真是小中见大,少处见多,内容深刻而丰富。这“小”、这“少”是怎样描绘的呢?

  (三)精读第一部分关于鲁迅的描写。

  1.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集中描绘鲁迅外貌的段落。

  第3、19、32节。

  2.请一位同学把这三节连缀起来读,读后思考回答: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来描绘?运用了怎样的方法?三节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回答要点:抓住了鲁迅的脸色、头发、胡子等特征描绘,特别写到了他的“瘦”,由于抓住特征描绘,疏疏几笔,形象酷似。

  描写时还运用了以下的方法:

  (1)渲染铺垫,呼之欲出。未见形,先闻声。先写“谈笑”、“说”、“大笑”,笑声中的“天真”与“非日本”的东西,层层渲染,笔笔铺垫,使读者急于要知道笑着、说着的是什么人。

  (2)反复描写,形象鲜明。犹如歌曲中的主旋律一再出现,给人以强烈的印象。——黄里带白的脸色,根根直竖的头发,浓黑划一的胡须,几个“瘦”,笔笔表明这是鲁迅。

  (3)由远而近,逐步深化。第一次远望,只能“模糊辨出”鲁迅的身影;第二次近看,从脸孔到头发再到胡须,犹如电影中渐渐放大的脸部“特写”镜头,把最显眼的外表特征,由整体到局部再到细部,逐一展现在读者眼前,具体而明晰。第三次也是近看,不仅特征再次出现,而且笔笔加浓:“牙黄的长衫”看清了质地——“羽纱”;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

  3.鲁迅先生的形象跃然纸上,是否由于肖像刻画得相似的缘故?

  不完全是。刻画人物外貌要着力于表现其精神,以有限的描写表现无限丰富的内容,以逼真的肖像描写显示鲁迅“精神抖擞”的内在气质。“天真”的“大笑”,写其坦率、爽朗、乐观;“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写其旺盛的战斗精神。形神兼备。(“颓唐”为何意?反义词是什么?)

  4.鲁迅先生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不仅由于采用了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外貌的艺术手法,还由于在描写鲁迅先生言行时结合作者自己的深切感受,因而分外感人。

  (1)请同学朗读第17节到第38节。

  (2)思考回答:哪些段落着重把鲁迅言行的描写与作者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表现了鲁迅怎样的精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20节。“正直而好心肠”的“眼光”,使“踌躇”的“我”感受到了父辈的关怀与爱护。当时,自然环境“冷”,“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社会环境“冷”,“平素看惯了西装同胞的嘴脸”。如今一个长者如此谦和,如此恳切地问,怎不使这个在黑暗中受欺受穷的青年感到春天般的温暖呢?“抚摩”,轻轻地抚摸着,表现感情的细致、深沉。(注意破折号的作用)

  第22节至第24节。“扳下一本书来”“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说的是“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这言这行使“我”思潮翻滚。“疑惑”、“猜”、“断定”,是为了突出这个人的诚恳、真挚、不平常。

  第26节至第35节。先生一句句平易关怀的话,使我“恢复了勇气”,使我“惊异”,使我“欢喜”得要跳起来。此时此刻,已不是思潮起伏,而是激情澎湃,表现于口的,是“结结巴巴”;藏在心中的是那个名字在乱蹦。为什么会“乱蹦”?是偶然的吗?不。“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我先看那后记”,说明平素仰慕鲁迅,爱读鲁迅的书。“笑声”形成“悬念”,“见面”勾起“猜想”,心中一直崇敬的人,现在突然出现在眼前,又怎能不欢欣,怎能不“乱蹦”?可是又为什么“没有把它蹦出来”呢?“我向四周望了一望”,这个句子有文章。1932年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进行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鲁迅在上海的处境十分危险,为了鲁迅先生的安全,作者尽管万分欣喜,但还是抑制住自己的感情,没有把它蹦出来。鲁迅“微笑”了,“默认地点了点头”,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对同志、对朋友的无限信任,这意味着鲁迅与穷苦工人心心相印。此刻无须讲话,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36节。父亲般的抚摩,同志的信任,朋友的真情,扣击作者的心扉,作者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奔腾的感情,他呼唤着,赞颂着,赞颂这伟大而高尚的灵魂。

  请两个同学朗读第3 6节,读到“给……毁坏了”注意两个“完全”。对黑暗势力进行韧性的战斗,艰苦卓绝的战斗,“横眉冷对千夫指”。对青年,对人民呢?“俯首甘为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