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思想求深度:评开东的《风筝》教学

语文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课件/2022-02-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风筝》一文我教过,是从亲情角度探讨的。我的角度,是把鲁迅作为人探讨的,开东的角度,是把鲁迅作为思想家、战士来探讨的。所以,开东让我打开了眼界。

  一、"给思想求深度"的优势
    我是主张思想自由的,因此我推重“动词的思想”,而对于“名词的思想”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但我认为,语文教育作为思想实践的学科,应该让学生掌握“思想的材料”(名词的思想),培养他们思想的能力。
    我说开东的课属于“给思想求深度”,是基于开东注重给学生“思想的材料”而言的。学生的阅读,不能够走向深入,原因之一是思想材料匮乏。开东的课,正从方法论的角度为我们指出了新的切入口。
    请看学生的精彩发言:
    我觉得这个应该是鲁迅思想中的“无路可走”的体现。“我暂时”沉浸到故乡的春光里去,但“精神虐杀”让“我”忏悔,于是竟然要躲到严冬里去。这个反常可见“我”忏悔之深。但现实中严冬给我的“寒威和冷气”,似乎说明现实中这样的精神虐杀无处不在!
    这是以思想材料导向的成功。
    这种教学思路属于演绎法,学生从判断出发,分析事实,然后形成新的判断。演绎法的优势是避免走弯路,效率高。

  二、探讨的问题
    我以为,应该对任何“名词的思想”,抱怀疑的态度。在我们这个文化土壤中,“我注六经”的风气远甚于“六经注我”的风气,尤其应该避免被既有的思想所蒙蔽。
    因此,我更加希望从事实出发——对于阅读而言,即是从文本的事实出发。这样,才能实现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在多元解读中求得事实的真相。我们对鲁迅的解读,曾经从某种政治判断出发亵渎过鲁迅,今天我们也不能简单的从某个学术判断出发。
    于是,我想到了本文的解读策略还应该有归纳法。即屏弃任何成见,让学生从文本的体裁特征和具体内容出发进行解读。
    比如,对于《风筝》。《风筝》出自于《野草》,这就是值得重视的因素。《野草》在艺术上惯用象征,《风筝》重于写人叙事,有没有象征的因素呢?《风筝》的题材,鲁迅在《我的弟弟》中写过,这里为什么却以“风筝”为题呢?风筝本身就是一个象征,一个矛盾的负载,它承载着孩子对自由飞翔的向往(自由的精神),又是孩子游戏的玩具(专制的精神)。“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西方哲学是赞同对物质的专制而反对对精神的专制的),但是游戏和玩具何尝又不是折射了人性之恶呢?“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何尝不是对“玩”的精神的自觉拒绝呢?是的,拒绝对玩偶的操纵,却又由于自己的价值观而操纵“弟弟的操纵”,这是一种自相矛盾。这就是存在与精神的冲突。
    存在与精神的冲突,永远是人的真实处境,也是文学的灵感之源。出于亲情的存在,“我”反对弟弟“玩”,结果却是“精神的虐杀”;出于亲情的存在,弟弟健忘了,结果却是精神的麻木。
    我的解读,只是归纳法阅读的一种尝试,还应该有更多的尝试的。
   我的理想是学生不拘于思想,不拘于一切。这种境界是不存在的,却又是应该不懈追求的。

   ※ 相关链接:抚摩失落的生命尊严——《风筝》教学实录
 
上一篇:只是“蹲下身子”是不够的     下一篇: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