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深处人家》教学设计之三

语文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课件/2022-02-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整体感知、体会江南竹乡的美丽景色,明白作者所寄寓的深情。
    品析本文优美的语言,各种修辞的作用,培养与增强语感。
    在欣赏、感受自然美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整体感知、体会情感,感受作品的内容美和语言美。
  教学难点:
    品析本文优美的语言,各种修辞的作用,培养和增强语感。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开展式。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了解作者,通读课文。
    教师:制作课件。
  设计思路:
    通过联系生活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初读与朗读品析两个教学环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作者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质疑探究,培养学生勤思考,善提问,会探究的学习品质,在领悟文章本身及大自然的美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同学们,竹子是大家熟悉和热爱的植物,在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几乎处处都能见它的身影,你能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谈谈你对竹子的感受吗?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小结:说到竹子,同学们的话就多拉,竹子不仅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东西,而且与我们的精神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就随着当代画家兼散文家黄蒙田,一起去江南竹乡走走。
   (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晾(liàng)沏(qī)隧道(suì)竹箬(ruò)
    屏风(píng)密密匝匝(zā)山麓(lù)山岚(lán)
   2.理解词语
    (1)气势:人或事物表现出的某种力量和形势
    (2)名副其实:名声或名称与实际情况相符
  三.整体把握
   1.范读课文,也可听课文录音,(出示课件1:图——竹林、山、水、乐——清脆的鸟鸣。)
     教师要尽可能地注意到语气、语速、语调、重音等,以此来感染学生。同时要求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大意,了解作者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课件2)
    想一想: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几部分?各段的段意是什么?
    (2)作者是臬描写江南竹乡的面貌?
    说一说:
    (1)竹林深处的人家,生活上有什么特点?
    (2)作者用了过半的篇幅来描写竹林,而描写竹林人家部分不到一半,你认为这是不切文题吗?为什么?
    (3)你觉得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自由朗读,交流发言,相互评判(出示课件了)
      按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行踪,课文分五个部分,简单如下:
      江南竹乡——走入竹海——来到竹坞——来到竹海山村—>留下深刻的印象
     (竹子多) (感受独特) (所见所闻)(百姓生活)
     并形成板书:
            竹林深处人家——远看:多、广
          淳朴、恬静、和谐深入竹林:密、美
                    画家:束手无策,画不出一幅画来
                  作者情感:喜爱、赞美
     (本步着眼于使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发言,相互评判的形式整体感知,从而把握文章最基本的信息:内容、情感、谋篇布局)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从文章结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等方面,整体感知了课文,明白了这是一篇以游踪作线索,移步换景,描述了江南竹海和竹海深处人家安适生活的散文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竹林深处人家》这篇课文,对它的内容和主题都比较熟悉了。今天,我们来细读课文,感受作者的写景艺术和语言艺术。
  通读课文,合作探究
   (方法:全班分为6组,每组7-10人,进行研读、讨论,最后由一位同学总结,全班交流。)
   投影显示问题:
   本文写景运用了哪些方法?
   你觉得文中的哪些语句特别精彩?画出来作些批注并交流。
   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能找出来并归结出本文抒情的特色吗?
   学生圈点、批注、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这个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感知、体会、品析本文优美的语言、各种修辞等的作用,培养与增强语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因而即使是相同的语句也会有不同的见解,但这正体现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判能力,评议时要尊重学生的自身体验,让学生有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增加体验的深度与广度。)

  质疑探究
   师:在读了本文后,也许你觉得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答,现在把这些不明了的地方向大家提出来,看看大家能否帮助你到解答。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竹林深处进行描写的?
   描写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哪些句子景中有情、融情于景?
   (质疑问题,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及问题意识。学生不一定能充分理解课文所示背景,却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再读深化
   请大家自由朗读
   把你认为优美的句段朗读出来。
  拓展延伸,多思多说多写
   请大家考虑,找一处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然后学习作者的写法,给自己插上想像的翅膀,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