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之一

苏教版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册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九年级语文教案课件/2022-0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学要点
   1.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2.认识《白鹭》抓住对象“神”的特点加以表现而不拘泥于具体实在的描写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3.了解评论的一般写法和《关于散文<白鹭>》的写作特点及其好处。
  教学设计

               (一)
             学习《白鹭》
  一、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二、朗读正音
    蓑毛suō  长喙huì  黛dài  嵌qiàn  镜匣xiá  嗜shì  铿锵kēngqiāng
  三、课文赏析
    第一部分(第1段)文章的开篇之句既是对“白鹭”的评价,也可以说是给这篇散文定下了基调。通篇文字充满了诗性的感悟和表现力。
    第二部分(第2~3段),通过比较写白鹭形体“适宜”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4~8段),通过几幅画面表现白鹭被人忘却的美。
    从全文看,这一部分是集中描写和表现白鹭之美的中心段落,但是每一段的重点和特点却是不同的。
    第4段是这一部分的总领,突出寻常之中的美丽。第5、6、7、8段分别以一幅画面表现白鹭的美。
    第5段中写了白鹭的形象美:雪白的蓑毛,流线型结构,长嘴和脚。同样是采用大写意的手法。长、短、白、黑之说,也都是主观的感受和评价而已,而不是对白鹭具体的描绘或客观的说明。
    第6段描写白鹭立于清水田里的一幅画面。这是一幅清淡素雅的水墨画。白鹭在清水里“钓鱼”,而“田”却成了画面的“镜框”。在这幅画里,白鹭带给清水田以美丽,清水田又使白鹭更美。究竟是白鹭装饰了田,还是田包容了白鹭,留给读者丰富的想像空间。
    第7段则是一幅静中有动的画面。写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之上的“嗜好”。通过“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的细节,通过“别的鸟”的对比,表现白鹭“嗜好”的独特。把“望哨”一词用在白鹭身上,显然是把它拟人化了。可是作者却提出了一个让人悬想的问题:白鹭是否真的在“望哨”?不是在“望哨”,又是在干什么?作者并不作回答,只是留给读者去想像。
    第8段与上一段相反,是动中有静的场景。黄昏中低飞的白鹭,居然成了“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是因为她为乡居生活带来“清澄”和“生命”。
    第四部分(第9~10段),通过对“有人”的意见的否定,进一步突出白鹭的“优美”。
    第9段,先引出有人认为白鹭不会唱歌的意见,然后表达出自己认为“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的看法。这从逻辑上看似乎是荒唐的思维,而在艺术上却是很有力的表达。接下去作者又补充一句,进一步说明白鹭是“优美”而不是“铿锵”。这就使作者心中白鹭的美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现。
    第10段,紧密呼应开头,仍以“诗”作喻写白鹭的美,但内涵却比开头又深了一层,强调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诗。
    文章开头说白鹭是“诗”,结尾说它是“散文诗”,为什么?
    说它是“散文诗”,是为了进一步突出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诗,即其美容易“被人忘却”,因为相对而言,散文诗不如诗那样容易被人发现。我们不必拘泥于“诗”和“散文诗”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因为作品本身就是诗一样的表达,而不是严密的科学语言。
  四、总结课文
  【中心思想】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赞颂,讴歌了那些“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写法分析】
   比之于一般的咏物抒情的散文,本文有着鲜明的特点。
   一是不像通常的咏物散文那样对描写对象作详尽细致的客观描述,而是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歌咏的对象。如:“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究竟怎样适宜,他却不再正面作具体的描写。再如“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除了“铁色的长喙”还能算是比较具体的描写,其他都是很虚的、甚至很抽象的和很概括的描述。但正是这样的写法显示了文章的个性,表现了作者重在抓住歌颂对象的神韵而不拘泥实在描写的独到风格。
   二是巧用衬托比较的方法。如以白鹤、朱鹭、苍鹭等相近或同类的动物来比较,以显出白鹭的“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种方法,看似粗疏,实则非常符合人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原则。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对诸如色素、身段给出一个量化的标准,而只是凭感觉和习惯加以恒定的。经过同其他几种动物的比较,我们就可以大体把握作者所说的适宜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了。又如写白鹭晴天的清晨“悠然”地站在小树的绝顶,则以“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来衬托。
  五、布置作业

               (二)
            学习《关于散文〈白鹭〉》

  一、作者简介
    晓雪(1935—)现代白族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杨文翰,男性,云南大理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云南省作协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为本会主席团成员。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各种作品先后在全国获奖。1996年12月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
    这是一篇随笔式的评论,选自《散文家喜欢的散文》。全文以言简意赅的文字表达了对散文的基本观点和对《白鹭》一文的看法。
  二、朗读正音
    婉约wǎn  隽永juàn  绮丽qǐ  恬淡tián  睿智ruì  磅礴pángbó  鸿鹄hú  寥廓liáokuò
  三、课文分析
    第1段表白了作者关于散文的随意性和多样性的见解。这不仅是作为评价《白鹭》的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对散文的一种总体评价。由此而生发出散文“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体”的观点,这可以成为指导我们阅读和写作散文的基本思想。正因为散文的文体形式最自由自在,所以才会在不同的作家身上表现出风格迥异的多姿多彩。
    第2段中,作者以他的博识信手举出一些作家为例证,并扼要地指出他们在艺术风格上的突出特色。指出这些作家风格上的不同,一方面有力支撑作者上文提出的观点,同时也为下文概括郭沫若的散文风格作一个铺衬。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读者在比较中对郭沫若的风格有更准确的把握和理解。
    第3段用其他作家的不同风格来证明散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是从“面”的意义上进行比较的,但是这篇文章是评论《白鹭》的,所以就必须落实到郭沫若这位作家的“点”上来。如果是一般的写法,只要指出郭沫若的散文特点也就行了。可是由于郭沫若本身也是一个糅合了多样性与复杂性于一身的作家,所以第三段中晓雪又指出他除了“豪放激越、气势磅礴”的一面之外,还有“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一面,并进而说出自己“更喜欢他的后一种散文”。这种论述的方法,不仅显示出作者逻辑严谨、极力避免简单化的思维方法,也同时表明,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除了一般的理论指导之外,还存在一个个人兴趣爱好与个人欣赏习惯的问题,更进一步证明了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
    第4段是本文的核心段落,它着重指出了《白鹭》的写作特点。在文字上是“非常精彩、极其简练”,而在感受上则是“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对于具体的描写对象白鹭,晓雪以引用原文的方式表达出他对郭沫若“绝妙地描绘”的文字表现能力的赞叹,这也似乎在证明,只有引用原文才能证明这种“绝妙地描绘”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了。
    第5段,古人的描述,即姚鼐的话说明好文章要气韵流畅自然,阅读好文章,要感受文章的气韵。姚鼐(1732—1815)是我国清代的散文家,安徽桐城人,“桐城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他除了主张以阳刚和阴柔区分文章的风格以外,还提倡从模拟古文的“格律声色”入手,进而模拟其“神理气味”。他的这段言论主要体现了他对文章的气韵的感受和理解,以自然风物喻文章的气韵生动,以珠玉之辉、鸿鹄之鸣形容文章的深远辽阔的境界。
    对文中引述的姚鼐的一段话的理解。
    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这段话以一连串的比喻说明文章的一种很高的境界,也说明了阳刚和阴柔等不同的文章风格,尤其着重说明了一种“柔婉”风格散文的艺术魅力。作者引述这段话是为了说明郭沫若的《白鹭》是一篇境界和品位很高的散文,是郭沫若“豪放激越、气势磅礴”的风格以外的又一种“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风格,意在告诉读者要感受这篇散文的魅力和艺术的价值,必须用心品味,否则是无法发现水面的涟漪和珠玉的光辉,是无法听出寥廓天际的鸿鹄的鸣叫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