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时何必闭眼听音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江苏省溧水县实验小学 任定保

  最近,在我们学校的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几位老师同上了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桂花雨”一课。在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摇桂花”部分时,为了让学生想象出当时“摇动桂花树,桂花如雨一样纷纷下落”的情景,几位老师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让学生闭上眼睛,播放轻音乐,随着音乐响起,教师朗读课文……

  课后,笔者的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想象时一定要闭着眼睛听音乐吗?于是,我向几位上课的教师询问:采取这一做法的原因。他们说,闭上眼睛,再听听音乐,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我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这样做有助学生展开想象呢?他们说,许多特级教师上课就是这样做的。说着,他们还列举了一串特级教师的名字,说是某某特级教师在某时某地上某一课就是这样做的。

  听到这里,笔者不禁哑然失笑。特级教师都是这样做的,就用不着再追问和质疑了吗?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凡是名师运用的或是上级部门推崇的教学方法,就是好的方法。各级教研部门经常邀请名师上公开课,或是邀请专家作讲座,不就是为了大力推广他们的新理念吗?于是,一些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就很快地流行开来,成了“时尚”。课堂上动辄就分小组讨论、想象时必须闭上眼睛听音乐等做法,不正是学习时尚、如法炮制的产物吗?

  我们不否认,特级教师之所以成为特级教师,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必定有他们高人一筹的地方,而作为上级部门推出的典型,也一定有其值得学习的价值。问题是,我们应该明确,模仿只是一种学习方式,但学习不能完全靠模仿。事实上,完全模仿、照搬别人的做法也是根本行不通的。比如,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很感人,我们要是照搬来对待学生,未必行得通;魏书生的教育方法很高明,我们要是“复制”、“粘贴”,在教育实践中也未必管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陶行知、魏书生的威望和经验等因素决定了这些方法并非适用于每一个教师。其实,他们在处理问题时所透露出的教育理念才是有可能被迁移到另一种情境中去的。如果我们能将其中的一点融会贯通,那就受益匪浅了。因此,向专家、名师学习,必须充分分析、思考他们的经验和案例,批判地加以吸收,从而转化成自己的理念和行为。

  如果说我们对某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可以分出优劣,那么,对某一种处理具体问题的具体方法就很难说清好与不好了。比如,听音乐对有的人来说,也许有助于激发其形象思维能力,而对有的人来说也许容易分散注意力。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学习都有各自的特点。可见,学习他人的经验,应该紧密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再者,也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自称是一贯正确或永远正确的。美国教育家巴格莱《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一文,介绍了这样一个例子:1900年德国某心理学实验室发表的一份实验报告认为,在记忆一首诗歌时,存在两种方法——“整体记忆法”和“分散记忆法”。为了记住诗歌,尽可能多地从头至尾把诗歌完整地读下来,直到全部记住为止,这种方法叫“整体记忆法”。而把诗歌一行一行,或者一节一节反复地读,读过的部分记住后,再进行下一行或下一节的方法叫“分散记忆法”。实验研究发现,把这两种方法的记忆效果进行比较,前者要优于后者。后来,该实验室又发表了一系列实验报告,继续肯定了这一发现。但是,再后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者又承认有了例外的情况。到了1932年,他们在评估了公开发表的30多份心理实验报告后,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儿童应该用整体识记法学习,还是应该用分散识记法学习,这个问题没有科学答案。”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在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可言。由此来看,闭上眼听音乐对展开想象是否有利这个问题并不存在定论,如果一定要有一个答案,那答案也只能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那么,什么方法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呢?笔者认为,只有适应学生的学习,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才是好的方法。并且,好与不好,只能是对具体的个体而言。因此,看到名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去辅助想象,我们首先应该思考:这样做的效果好不好?然后再去探究: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进而从名师的做法中领会出独特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而不是照搬操作方法了事。

  打个比方来说,教学犹如买鞋子,最重要的是要考虑鞋子是否合脚,而是否合脚又只有穿鞋的人,即学生自己清楚。如果教师一味地追赶潮流,讲究时尚,看到名师穿了什么鞋自己就买什么鞋,那么,买下的鞋子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学生的脚也许就要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