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刊萃华】
《周易》的话语思想
池昌海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周易》是一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哲学文献,其中也包含了不少话语行为方面的重要论述。相关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言语与效果的关系上,认为话语修辞是建立诚信等良好品德的重要手段,是君子实现功业的重要因素,肯定了《易》“辞文”而“旨远”的特点,同时,也看到了言语行为有“不尽意”的局限;在话语与语境的关系上,认为话语行为与社会状态紧密相关,不过也要注意话语的时机,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最后,强调了话语行为要言而有物、有信,认为话语形式与言者的品德有密切关联,批评了“不仁”而“佞”的现象。这些都充实了儒家话语思想中诚信、仁义等的内涵。
新文化运动中舆论领袖引领方向的启示
杨卓、张树武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在新文化运动的舆论形成过程中,舆论领袖起着关键作用。新文化运动从思想战线与文学战线展开,舆论领袖很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及其与社会进步的密切关联,对封建思想文化的坚决批判推动了爱国救亡运动。由于新文化运动中舆论领袖们独特地位的确立,使得其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被广泛认同与接受,其启蒙作用远远地超出以往历史时期。舆论领袖在引导舆论过程中的积极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尤其是开辟舆论阵地、把握舆论方向、组织舆论队伍、维护舆论成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至今仍具有深远意义。
花部兴盛与扬州地域文化
——中国古代戏曲传播史论之二
赵兴勤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花部的兴盛代表着“终以昆腔为正音”的精英文化的式微,而“桑间濮上”逐渐成为戏曲的主流。这一情况表明,不可抗拒的大众化浪潮,也已席卷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耳目视听。而扬州,作为花部兴盛这一艺术史现象的地理起点,在时间与空间的坐标上架设起了最适宜的温床。与上层统治者之间暧昧的关系、仕与商的积极运作、繁荣的商品经济、开放包容的地域文化以及市民观感上的崇尚新奇刺激,迎合了花部的生长规律。多种社会条件和文化因素的合力催生了花部的全面繁盛。乾隆以降,案头的戏剧逐渐呈现出为场上的戏曲所替代的趋势,一个新的艺术生命在民间的滋养与哺育下绽出了蓓蕾。
近代小说面临转折的八年
陈大康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光绪二十八年间,重大政治事件接连发生,社会的急剧动荡直接导致了读者阅读需求、作者创作宗旨与内容的变化,创作观念与理论也随之而变。这期间,翻译小说的崛起给上述变化增添了有别于传统意味的新色彩,此时因清政府已无力对意识形态作严密监控,小说发展获得了较前更宽松的环境,已率先完成改造的出版业对上述变化发挥了放大效应。制约小说发展的系统的原有平衡被打破并重新构建新的平衡,小说已走近从能量的大量积蓄到释放的转折点,在临近转折的最后八年里,小说发展与政治进程两条线索进行渐远,最后出现了名为“小说界革命”的交叉点。
(张书慧 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