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江建幼儿园“互助共同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10-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李益众)2008年9月以来,成都市锦江区以“示范园”为龙头,陆续成立了5个幼儿园“互助共同体”,旨在实现区域内优质学前教育满覆盖。一年过去了,这一举措初显成效,不少薄弱民办幼儿园慢慢有了起色,在园幼儿数逐步上升。

  据介绍,每个“互助共同体”包含“龙头园”1至2所、中心成员单位4至6所,成员单位6至10所。幼儿园成立“互助共同体”后,“龙头园”与其他各层次、水平的成员单位,围绕共同的发展目标,在管理、业务、师资等方面交流互助,形成发展共同体。

  锦江区教师进修校向艳认为,长期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行为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未能充分激发幼儿园所主动发展的愿望。“互助共同体”给很多较为薄弱的民办园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目前,成都市锦江区共有托幼机构69所,3至5岁幼儿入园率达98.7%。但是,公办园仅有13所,民办园56所,民办园所占比例约80%。老百姓在选择幼儿园时面临很多困惑:公办园数量太少,优质民办园收费太高,大量的普通民办园收费虽然较低,但是办学质量又不尽如人意。

  锦江区教育局幼成职教育科科长杨岚表示,幼儿园“互助共同体”就是要全面提升薄弱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质量,打破优质幼儿园稀缺的局面,让老百姓子女在家门口就能上得起优质的幼儿园。

  “互助共同体”以“名园+新园”、“名园+民园”、“名园+弱园”、“名园+农村园”为主要形式,以3年为一个结对周期,按照“资源共享、教科研同步、管理共进”的原则,共同完成“互助共同体”内1/5成员单位的争创等级园任务。

  成都市锦江区小天使幼儿园已有10年的办园历史,属于公民个体办园。该园最初位于锦江区东三环外,仅有几间破旧的茅草房,园长和教师各一人,在园幼儿仅15人,长期以来发展缓慢。在锦江区教育局的组织策划下,小天使幼儿园从2007年开始与“名园”金苹果全托中心进行了“结对互助”。小天使幼儿园园长冯流英说:“金苹果全托中心不仅给我们教师队伍建设、幼儿园管理和发展等方面提出宝贵的建议,还给我们许多物质上的帮助。”

  加入“互助共同体”后,小天使幼儿园发展迅速。2008年,小天使幼儿园从涉农地区迁到居民小区内,占地2000余平方米,在园幼儿上升到260余人,教师25人。2009年,小天使幼儿园又在双流县开办了一所分园。

  据锦江区教育局局长钟为春介绍,锦江区教育局建立了“互助共同体”专项考核制度,每年拨专项经费以保障和支持“互助共同体”工作的开展和实施。通过“互助共同体”发挥示范园对区域幼儿园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保证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流通和价值最大化,分层提升锦江区各类幼儿园整体办学水平。“我们的目标是力求3年内实现优质园满覆盖,切实完成‘办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幼儿园’的任务。”钟为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