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女校长”和她的希望小学
李灵一直记得这句话:“媒体报道和社会关注只是一阵风,当别人渐渐淡忘你的时候,你还要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事情。”
暴雨中,浑身湿透的李灵眉头紧锁,奋力蹬着三轮车,车把上挂着“高价收购小学生读物、杂志、教辅”的牌子,身后是一捆捆塑料膜包裹的旧书……
这张照片定格了今年夏天郑州街头的一幕场景,也永久地记录了一个故事:乡村女校长李灵为了给学校建阅览室,甘做“破烂王”,走街串巷,用一杆生锈的秤为孩子们收购“精神粮食”。
在真情稀缺的年代,李灵的故事以网络速度感动了无数人。一夜间,这个27岁的乡村女子在网上成名,被网友称为“中国最美乡村女校长”。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她的学校——河南淮阳许湾希望小学。
这是一所与“希望工程”无关的乡村民办小学。当李灵的故事在网上风行,人们开始慷慨地为这所学校倾注热情和善心时,一直在希望中挣扎的许湾希望小学第一次看到了希望。
几个月后,所有的关注归于沉寂。李灵依然像往常一样经营着自己的学校。在安静而空虚的乡村,她忘记了“成名”的经历,怀着一颗近乎虔诚的感恩之心,追逐自己的梦想和乡村教育的希望。
1 没有退路的选择
8间教室,1间办公室,这就是李灵的学校。
办公室是一间做不成教室的小房间,里面摆了两张桌子、几把椅子,还有一架崭新的钢琴,层层包着塑料膜,几乎占据了办公室的一侧。钢琴是外地捐来的,但现在没有能摆得下的教室,也没有会弹钢琴的教师。
平时,老师们都呆在教室里辅导学生,或者在校园里忙碌——办公室只能坐下六七个人,是专门用来接待客人和家长的“会客厅”。
“现在条件好多了!回头想想刚创办学校的那段时光,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李灵这样告诉记者。
2002年,她与堂弟李中云从周口师范学校毕业,由于师范生“包分配”已成为历史,他们不得不接受“生不逢时”的现实。为了能把所学用上,也为了能有个事情做,姐弟俩决定试着自己办学。
“办不下去就关门!”这是李灵最初的想法。后来,她发现这个想法过于简单了,因为办学是个没有退路的选择,哪怕身陷绝境也难以脱身。
那年暑假,他们在许湾乡的街上租了两间房子,贴出了招生。开学招收了30个学生,分成两个班:学前班和一年级。
李灵给学校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希望小学”。尽管两人一无所有,一切都是未知,但面对两个班学生,他们浑身充满干劲:上课比着公办学校,一点不打折扣;每天放学,把学生挨个送回家。
有一天下大雪,路上积雪没膝。等他们把最后一个孩子送到家,天已经黑透了。“回家脱下鞋,里面都是水。”李灵坦言,“我们一心想给家长一个好印象,好把学校办下去。”
这一切,家长们看在眼里。很快,李灵成了学生们的“李校长”。有一次,一个孩子磕破了额头,把当时只有21岁的李灵吓哭了。家长来看了看说:“小孩哪有不磕碰的!”
一个学年下来,越来越多的村民想把孩子送到李灵的学校。
2003年暑假,李灵预测下学年学生将增加到100多人。两间教室不够用,她租了6亩村民闲置的旱地,建了3间房子,一间当办公室,两间作教室。为了省人工的钱,粉刷、油漆等活李灵都是亲自上阵。
以后每年暑假,建教室都是头等大事,因为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最让李灵头疼的是“下学期学生在哪里上课”。家里没有钱,办学也赚不到多少钱,每次盖房子要么借钱,要么赊欠。学校的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而外债也越滚越多。
经常有人问李灵:“一年能赚多少钱?”这让她觉得很不好回答,因为作为民办学校校长,说不考虑钱是假话,但多数时候她实在不敢多想这个问题:“建学校花了20多万元,到现在还欠8万元钱。”
对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来说,做一个事事操心的乡村小学校长,心里装着几百名师生,每一天都是挑战。学校最困难的时候,曾经3个月发不出工资,李灵一次次躲在厕所里面哭。
有一次开会,她对老师们说“想关门不干了”。大家知道她的难处,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也没有人提工资的事情。但老教师范照营的一句话,让她心中阵阵作痛:“学校今天还热热闹闹,明天就要空荡荡了。想到这个,我心里就难受!”
李灵把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叫来,问道:“学校要是不办了,你们去哪里上学?”几个孩子一听就哭了,他们对李灵说:“我们哪儿也不去,就在这里上学!”
后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李灵再也没动过解散学校的念头。在生活的打磨中,她变得乐观坚强了。“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男孩子,再大的困难都能挺过来。解决不了的问题,换个思路,还是有办法解决的。”李灵说。
每次去20里外的县城,李灵有空总要到一些城里的学校看看。有的学校不让进,她就站在门口看,“要缩小差距,提高水平,就要学习人家的优点来补充自己”。
许湾乡30多所学校,李灵的希望小学每年在统考中都是前五名。“今年我们还想往前面排一排。”她信心十足地对家长们说。
2 一杆旧秤收购“精神食粮”
说起收旧书,李灵的语气很平静:“我年年都出去收书,只不过以前大家不知道罢了。”她的目标是给学校建一个图书室,让孩子们都有课外书看。新书太贵,而旧书是论斤称,她觉得特别合算。
2007年暑假,她第一次出门收书,在周口市旧书市场买了一大堆旧教材、练习册和各种童书。书运到学校,老师和学生们都围上来,像寻宝一样在书堆里翻找各班需要的书。这是李灵最开心的时候,这种开心成了她一次次外出收书的动力。
以后每个假期,她都会抽出几天时间到外地收旧书。在周口连续收了几个假期,李灵觉得那里旧书资源还不够多,于是想到了省城郑州。姨妈在郑州做生意,今年暑假她直奔而去。
炎炎夏日,每天都是38摄氏度左右的高温,街上热得像火笼。姨妈起初不同意她上街收书,后来拗不过,只好建议她早上趁凉快出门。但李灵偏偏选择11点出门,她有自己的“生意经”:中午11点是下班时间,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
第一天,李灵空手而归。气温太高,下班的人都匆匆往家里赶,没有人注意她打出的“高价”。在白晃晃的街道上,她费力地蹬着三轮车,背上如同火烤般难受。三轮车要骑个不停,只要下来一会,车座就烫得不能坐了。
回到家里,她有点泄气。不过,想想以往收书回去时孩子们迎接她的情景,她咬咬牙,决定第二天中午继续上街。“以前那么多苦都受过了,还怕这点热吗?”
她给自己打气。
第二天中午,她没有沿着街道收书,而是来到小区门口“守株待兔”。保安拦住她说:“我们这里收废品都
是包片的,你别抢了别人的生意。”
李灵说:“俺是农村教师,想收旧书给孩子们看。我只收旧书。”
“这是校长派的任务吗?给你多少钱?”保安半信半疑。
“几百块吧!”李灵随口答道,她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
看到小区有孩子出入,李灵就上前搭话,让他们回家和妈妈商量有没有旧书卖,她愿意高价收旧书。孩子们跑回家,很快就抱来一堆书。李灵拿出生了锈的杆秤,认认真真地称重量。收废品的人5毛钱一斤收旧书,而李灵给的价是1元钱一斤。
只收旧书,主动给高价,又是一个女孩子。小区居民很快就发现其中的不一样,不断有人过来探问情况。李灵还是那话:“俺是农村教师,收旧书给孩子们看。”
一天中午,一个刚下班的人告诉李灵,家里有很多书要卖给她。李灵就守在小区门口,等人家拿书下来。一直等到午饭过后,也不见人来。她想走,但是觉得人家不会骗自己,而且书很多,更舍不得放弃。下午两点,允诺卖书给李灵的那个人出门上班,看到李灵依然等在那里,大为感动,跑回家抱了一摞书给她,分文不取。
“可惜,当时太高兴了,连人家的名字都忘了记下来!”李灵说。
相比周口,郑州的旧书资源多,而且质量又好。几天下来,李灵就收了满满4大袋书。她把这批书运送回淮阳,继续到一些小区收购。沉甸甸的书,让她觉得建阅览室的梦想不远了。
中午,她通常买几个馒头或烧饼,在路边就着白开水草草吃一顿;吃不完的就随手挂在车把上,留作下一顿;没有“生意”的时候,她就坐在路边聚精会神地看书……这些不经意的举动引起了一些市民的注意。
一个叫“莫笑书生无情”的网友知情后,悄悄用手机拍下了李灵收书的照片,图文并茂地发到网上,引来大量跟帖。网友们的好奇和善良很快演变为一股强劲的网络舆论,很多人想找到“收书的女教师”,甚至有人发起了“人肉搜索”。
但行踪不定的李灵并不知道这一切。她依然每天中午冒着酷暑出门,穿街过巷,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下午吃力地蹬着三轮车满载而归。
网友的声音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记者们很快在街头找到了李灵。随后,“乡村女校长进城为学生收旧书”的故事出现在报纸和电视上。那张她在大雨中奋力蹬车的照片,震撼了无数读者和观众,为她赢得了“乡村最美女校长”的赞誉。
“当时没想到有人跟着我拍了照片,也没想到大家看了会那么感动。不过,后来收书容易多了,很多人专程跑来送书给我。”她指了指办公室墙上的照片,笑着说。
自从被媒体报道后,李灵感觉自己一时成了社会的“宠儿”,各地看望的人员和各种捐赠源源不断地来到学校。今年暑假后,学校有了6万册图书,12万元捐款,还有电脑、钢琴等设备以及各种体育器材。
现在,当关注和赞誉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归零时,李灵依然怀着感激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成名”,因为社会的关注让她的“希望小学”真正有了希望。
3 怀着虔诚的感恩心
“我们缺什么,社会就给什么,这逼着我们要有更大的提高。做不好,良心过不去!”
良心,这是李灵经常想的问题。她说,对学生好是教师的本分,但我们要对学生更好,这样才能对得住那么多热心帮我们的人。
淮阳人多地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由老两口带孙子孙女的家庭很多。留守的劳力少,一到割麦和收玉米等农忙季节,有的人家忙得连饭都吃不上,只能把孩子“全托”给学校。
在李灵的希望小学,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学校设了食堂,学生能在那里吃午饭。所谓的“食堂”,就是在学校的一角支起一口做菜的大锅,边上砌一座蒸馒头用的灶台。
课间,李灵到“食堂”查看饭菜,大锅里正炖着土豆鸡块。她拿起长柄勺子,轻轻一抄,舀起满满一勺土豆,里面夹杂着几块鸡肉。“天天要有荤菜”,这是李灵给食堂下的“硬指标”。
中午开饭的时候,学前班的孩子整整齐齐地坐在座位上。教室前面的桌子摆放着几排不锈钢碗,老师正在往碗里挨个舀粥。没有吵闹,30多个孩子安静地看着,等着老师把粥端到他们面前。
大一点的孩子在教室外面吃饭,三五成群,或站或蹲。每个孩子都有两个不锈钢饭碗:一个盛菜,另一个装馒头。
按规定,在学校吃饭的学生一顿要交一块钱。“四五年级的孩子,一顿能吃三四个馒头,一块钱根本不够。”尽管如此,李灵还是让食堂尽量把伙食办得好一点,除了馒头,还有包子、蒸红薯和土豆炖鸡块。每周,孩子们还能吃上一次煮鸡蛋和油炸丸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