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一个新生命在他家诞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11-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蒋夫尔

  “羊水破了,羊水、血水不断流出!”

  “孩子头出来了!”

  “糟糕!婴儿脐带绕颈,哭不出声!”

  “脐带脱离了婴儿的脖子了!但找不到为新生儿扎脐带的线头!”

  “新衣服上系标牌的细绳,消毒后可以替代用!”……

  “哇,哇,哇……”20多分钟后,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母女平安。

  这一幕,发生在今年7月5日晚的乌鲁木齐,发生在该市教研中心教研员王献新的家里。

  7月5日,是一个令王献新永生难忘的日子。当晚8点半左右,王献新接到朋友电话,说大巴扎、山西巷附近发生暴徒打砸抢烧事件。

  晚上9点,王献新在居住的小区院内遇见了一位被暴徒用木棒打伤的中年妇女,头破血流,慌乱中逃进了小区内躲藏。

  因为妻子是医护人员,王献新立即将她搀扶回家,并让妻子对她的伤口进行处理。“我当时没多想,只想尽快救人。”王献新说,“危难时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保护群众是我最应该做的事情。”

  这位妇女头部重伤,腿部骨折,鸡蛋大小的伤肿处血肉模糊,鲜血直流。由于外面混乱,王献新安置她在自己家里休息,同时帮助她联系上了家人。

  大约晚上9点半钟,王献新再次出门看时,发现事态已经非常严重,大街上乱成一片,被砸焚的车辆冒着黑烟,来不及跑的人已被打倒在路上,不少人逃进了自己家所在的小区。

  突然,王献新看见不远处站着一对年轻的夫妇,妻子明显怀有身孕,表情痛苦而焦虑。经询问,王献新得知,年轻人正要陪妻子去邻近的医院生产,但在路上碰上暴徒追打,被其他避难的人裹挟而躲进了大院。

  随着打砸声越来越近,花园里避难的人焦虑万分,孕妇疼痛难忍,不住呻吟,孕妇的丈夫与另外一位避难的老人正在院内慌乱地敲门寻求帮助。

  王献新立刻与妻子用最快速度将她们搀进自己的家中。回到家,王献新先安置好其他躲进来的伤者,再在妻子的指挥下,就家里有限的条件为产妇生产做好了各种准备。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惊险一幕。

  “谁能想到,小生命的诞生竟如此惊心动魄。”王献新说,“虽然出生的条件没法和医院相比,但孩子总算平安降临人世,这是让我最感欣慰的。”因为不法分子的暴行,孩子的母亲没能走进医院,在这个不平静的夜里,幸运的是,王献新与妻子在自己家中把这个小生命带到了世上。

  “没有消毒设备,没有专用器具,万一产妇或孩子发生意外怎么办?不是产科医生,仅凭着30多年前实习时的接生培训,能行吗?”谁也不知道,其实,那一刻,王献新夫妇的内心承载着巨大的压力。

  “7·5”之夜,包括新生儿在内,王献新家共收留了7名避难人员。虽有产妇躺着、伤员睡着,但屋内一片欢腾,大家为这个危难时刻平安降生的女婴感慨不已。谁也不敢想象,这晚,如果没有王献新,如果没有他的妻子柳医生,孕妇和孩子将会遭受怎样的不幸。

  危难之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些惊恐万分的避难者在王献新夫妇的真情援助下,温暖地度过了不眠之夜。

  第二天清晨,看到街头已渐渐恢复了平静,王献新又开车把群众一一送回了家,并把新生儿和产妇送进了北门儿童医院,直到产妇和新生儿住进病房后他才离去。

  事后,平时一贯谦逊低调的王献新从未向人提起他们一家救助产妇及其他群众的事。直到媒体从医院获悉了他们夫妇的救人事迹后,王献新依然谢绝了媒体的采访。“没什么,这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王献新朴实地说。

  “你说,我家有一个老师,一个医护人员,事情就发生在窗前,我们能不管吗?”这是王献新夫妇对师德、医德的朴素理解和诠释。

  王献新从教数十年来,兢兢业业,成绩斐然,深受学生爱戴,家长敬重。在市教研中心工作7年间,因敬业勤奋,表现突出,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个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