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 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学校发展之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1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丹凤县资峪九年制学校学生们在新建的文化广场流连忘返 黄柏岔小学旧貌 黄柏岔小学新貌

  “两基”实现之后,教育该向哪里发展?对于中西部不少攻坚任务完成不久、具备了一定发展条件的地区而言,这是一道颇费思量的发展命题。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擎起校园文化建设大旗,努力实现教育从注重硬件建设到重视软件建设,从保运转到重内涵建设的科学、平稳过渡,成效斐然。商洛的实践仍然在路上,面临的挑战还很多,但是其路径选择和积极作为不失其借鉴价值。

  ■本报记者 王友文 柯昌万

  黄柏岔小学是一所只有183名学生的村小,坐落在莽莽秦岭深处。在与县城丹凤近百里的路途上,是数不清的绵绵大山。

  但是这样一所村小,如今早已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模样,土里土气的感觉已经很难找到,大理石铺就的地面、造型现代的路灯、果皮箱……整个校园整洁而素雅。更让人感到温馨的是,学生宿舍得到了彻底改造,原来的大通铺变成了安全美观的双层床,每一位住宿生都拥有了自己的阅读桌和阅读灯。学校免费为学生配备了床单和被罩,没想到不少家长知道此事后来到学校,纷纷要求把床单被罩钱交上,他们为学校的改变而感动。

  这就是学校文化建设带来的效果!查光锋校长颇有感触地说。如今,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陕西省商洛市,提起校园文化建设,许多家长都说校园变得更加美观大方了,孩子受教育的环境更好了,而许多校长则说学校办学正在静悄悄地发生改变,校园文化建设让他们重新思考教育、定位学校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 “普九”之后的新课题

  地处巍巍秦岭东南坡的商洛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连片扶贫开发区域,全市所辖的7个县区全部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虽然经济落后,但是商洛市对发展教育的决心很大。2006年该市代表陕西省顺利通过了国家“两基”国检验收。攻坚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商洛的教育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国家加大了教育的投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得以建立,使学校无论在办学条件上还是运转上都有了保障。

  在这种情势下,商洛的教育该如何推动?“我们分析后认为,商洛的教育发展必须实现从注重外部建设向重视内部建设、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商洛市教育局局长赵百全说,“两基”的实现恰恰使原来被掩盖的问题凸显出来:很多学校依旧靠惯性发展,重硬件建设、轻育人氛围塑造;重知识传授、轻品德习惯养成;重借鉴模仿,轻学校传统继承。这种广泛存在的问题显然不能适应教育新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商洛教育后“两基”时代的重要工作抓手和发展目标被明确起来。“如果说教育发展要转舵,开始着眼于内涵发展的话,校园文化建设最容易实现这种过渡,比较适合我们这类地区实现教育发展的转变。”赵百全说。

  2008年,商洛市校园文化建设年启动。不断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创设优美校园环境;积极搭建活动平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推进学校规范管理成为建设年的重要工作指向。但是,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当地还有这样的思考,就是要调动和激发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打造强势的校园文化,改造和消除弱势校园文化,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营造强势发展环境。

  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开展,商洛市教育局要求各区县、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给予物质保障。同时,当地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对学校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加强监督检查。

  文化指引下的“形变”和“神变”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一次新机遇!”站在商镇中心小学校园里,校长袁学智满是感触。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商镇小学实现了净化、美化、绿化。学校拆除了影响校园美观的43间危漏校舍,在腾出来的场地上建起了假山和亭子,设计布置了园林,原本并不太显眼的一棵千年古银杏树得以凸显,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厚重感。“学校建成了塑胶田径场,铺设了人工草坪,新修了文化长廊,可以说育人环境大大改善。”袁校长说,现在可以说学校是镇上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

  在商洛,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让很多学校为之形变,校园变干净了、变美了、变绿了。但是,单单的形变远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部。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商洛市教育局要求校园文化建设从注重显性文化向隐性文化转变,将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力争50%以上的学校基本实现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在此基础上,完全小学以上学校中有50%以上的学校在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管理文化、活动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同样是商镇中心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该校在“深层次挖掘,高品位提炼,高起点规划,分阶段实施,高标准建设,永久性留存”的原则指导下,对学校的思想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历史文化建设和人文文化建设进行了挖掘。学校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对学校百年的办学历史进行挖掘,将学校曲折的发展历程编撰成《校志》,并依托《校志》建成了校史展览馆,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亲身徜徉于学校的厚重历史当中,吸取学校历史文化的力量。

  在商洛,如何让每所学校从物质文化、思想文化、历史文化等诸方面切实作好规划,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当地要求各县区教育局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和过程管理,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沿着科学的轨道深入,由表及里,由形入神。

  “当我们看到各个学校报上来的方案,感觉任重道远。”丹凤县教育局局长吴西平告诉记者,最初不少学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摸不到门道。很多方案首先是层次上达不到要求,同时主题上雷同的较多,没有基于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现实进行规划。在此背景下,丹凤县教育局除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外,还成立了规划专业指导组。该县的专业指导组成员共有7人,为确保指导水平,教育局要求每个成员重点负责一块内容,目的只有一个,真正帮助学校提高规划的层次和水平。就这样,指导小组拿着每个学校的方案深入学校,重新提炼学校的规划内容。

  “峦庄中学地处大山深处,两省交界、三县接壤,环境非常艰苦。在这种背景之下,学校一直有勤教、苦学的风气,校风自然也就一直是‘勤、苦’。但是现在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被定位为‘勤、毅’。”薛民生校长介绍,最初学校认为还应坚持勤教苦学,但是指导小组的建议值得反思,如今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很大,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育人早已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如果还一味坚持苦教苦学已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把苦改成毅既是对我们学校传统的继承,也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提升,我们决心把这种精神播撒在校园之中。”薛民生说。

  “校园文化建设之前,学校的住宿条件不能满足教师需求,大部分教师在校外想办法住宿,管理难以统一。”商南县青山初中校长段开宏告诉记者,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的规范管理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现在,学校落实了教师的每日‘三签’制度,并且建立了教师基本功大赛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公开课制度。”段校长介绍,在青山中学,类似这样的学校规范正在逐步建立,学风、教风、校风被摆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学校专业发展的气息越来越浓。

  文化建设助推学校发展自觉

  一迈进青山中学的校园,便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味,学校两侧的文化墙非常引人注目。说起文化墙的建设,特别是西侧文化墙的建设,段开宏连连感叹出乎自己预料!

  在建设文化墙之前,宿办楼和教学楼之间是学校的厕所。“当时我起意要把这块空间利用起来。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砌起一道墙,贴上瓷砖。”段校长为此设计了方案图并放到橱窗里让老师、学生提意见。

  教师的反应让段开宏大出意外,好几位老师马上提出,校园文化不能人家怎样我们也怎样,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几经讨论,青山中学西文化墙的建设方案才定了下来。文化墙上补充了具有当地民居特色的山墙,墙面上的文化内容也进行了精心设计。原来学校一直无法显现的学校青山书院的历史在上面找到了位置,巨幅国画一下子提升了学校的精气神。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我们鼓励学校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认真论证、科学规划,既有长远目标,又有阶段任务,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赵百全说。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之下,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学校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尊重,也正是因为尊重这种主体性,校园文化建设不再整齐划一,不同学校的特色得到了保留和彰显。

  如今,丹凤县峦庄小学的手抄报已经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靓丽风景线。在该校,从一年级六年级,每一名学生都参与手抄报的制作。早在几年前,峦庄小学就有在学生中办手抄报的实践,为提升校园文化水平,学校决定打造手抄报文化,并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益。为此,学校围绕手抄报开发了校本课程,并专门拿出经费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正是因为用心打造,一届届学生在办手抄报当中,在书法、绘画、设计等诸多方面得到了锻炼。

  在学校特色的打造上,黄柏岔小学针对大量学生是留守儿童的实际,着重打造留守儿童之家,无论是在宿舍文化建设上,还是在图书阅览室的改造上,都紧紧抓住这个主题。而商南县高级中学则立足于学校实际,在校园文化打造上确立了庄重大气的风格,彰显学校厚重的历史感。

  “过去做校长,任务比较明确,无非是把教学质量搞好,秩序抓好,学校稳定就行了。现在我们的思想转变很大。”薛民生说,校园文化建设让校长不但要抓质量建设,还要琢磨如何提升学校的精气神,实施精细管理,全面育人,这对校长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必须睁开眼睛向外看,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了。在薛民生的感受当中,实际的转变已经发生。过去他在对教师、学生的管理中,本已习惯了提要求、布置工作,现在他已注意借助学校文化的力量,用制度文化来实施管理。“虽然很多管理不再那么直接,但是依托文化的灌流让学校运转变得更加顺畅,和谐。”

  “应当说,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的校长就是不一样,无论是在理念上、思维上还是谈吐上都高出一个层次,他们认真考虑教育内部问题了。”赵百全说,校园文化建设要求学校要高标准规划、深层次挖掘来提升品位,这就逼着校长们思考,如何把学校办得更有特色、更有品位。

  着眼长远,让每一所学校更有文化

  作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县区的教育局长,吴西平谈起校园文化建设充满激情。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今年有的学校他已去过十几次。“‘两基’实现以后教育如何发展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难题,校园文化建设工程让我们找到了工作的着力点和抓手。”吴西平说,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推动学校实现从注重硬件建设到重视内涵建设的平稳过渡,既符合实际,又抓得起来。

  在商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已经引发新的冲击波。在近两年工作的基础上,洛南县决定明年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不但确定了40所重点推进校,而且还决定每年从地方教育附加费中拿出资金助推学校文化建设。县教育局副局长李虎成介绍,建设所需资金学校现在即可先行投入,保障措施很快会跟进。

  校园文化建设给商洛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但在赵百全眼中,面临的问题依然不少。“县区之间工作存在不平衡的情况,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理解不够全面,只重视校园绿化、美化等硬件环境建设,没能从教育理念、‘三风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给师生造成的印象是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抓硬件环境;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意义了解不清,提出的一些思路还显得比较生硬,模仿痕迹比较浓;有的地方宣传发动不够,校园文化建设还没有形成一种自觉的、全员参与创建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