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变了创新天地宽了
【教育案例】
纵向衔接,横向融通
从纵向上看,过去我们教育管理实行的是块块管理,学前、小学、中学、校外、社区教育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和沟通。从横向上说,教育教学工作以本校为主体,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联系不紧密,学校之间缺乏交流合作的平台;教育的关注点更多在课堂,知识水平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
近年来,东城区实施“学区化管理”,打通了教育内部资源共享的壁垒;实施“蓝天工程”,促进了校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融通。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着力开展了学段教育衔接的探索,努力建立与人的终身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全面开放的教育体系,以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发展。
当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时,老师和家长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小学老师说,在小学学习挺好的孩子呀,怎么进了中学成绩就一落千丈了呢?中学老师说,这孩子怎么自学能力这么差呀?不会举一反三,上课也跟不上课堂的节奏。家长说,中学真跟小学不一样,每天的记作业条不见了,隔三岔五的电话联系没有了,孩子学习情况不了解,想帮忙也使不上劲,干着急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理念、方式、方法上的差异,二者缺乏有效的衔接与沟通渠道,造成学生的不适应,从而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畏学、厌学等一系列问题。
那么中小学教育存在哪些差异?应该如何缩小差异呢?我们首先从管理方式上入手。显然,小学和中学有着不同的管理学生的模式,但固有的思维惯性使一些教师走入了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小学生进入初中很快就应该具有初中生的特点。而事实上,学生发展的连续性规律决定着一个学生不可能从跨进中学大门起,就完全失去了小学生的特点。因此,教师必须在理念上和认识上高度重视学生发展和教育的连续性,通过施加教育影响使小学阶段的特点逐渐减弱,中学阶段的特点不断增强。小学阶段要适当改变“管得过死,管得过多”的管理方法,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促使他们由教师包办向学生自律过渡和转化;中学要加强教育管理,教师要有意识主动多接触学生,努力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风格方面,小学与中学也有不同的特点。应找好衔接点,在“接力区”内做好文章。小学教师适时、适度地“往前走一点”,促使学生逐步从以具体形象为主的思维方式过渡到以抽象概括为主的思维方式。中学教师则需要有意地“后退半步”,给学生一个过渡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减小学习梯度,形成教师“在旁扶着走——在前领着走——在后看着走”的三步能力培养过程。
目前,东城区教育研究部门带领各校深入开展小幼衔接、中小衔接、职普融通教育研究,不仅帮助教师解决在教育衔接阶段“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还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这样教的道理,从理论层面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以上是以中小学衔接为实例说明我们在学段教育衔接方面进行的思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