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祥:这一年我很忙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12-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鹤痴“教师王高祥》(3月20日)

  “你在忙什么?”“正在重新布置宣传馆呢!”12月22日下午,电话那头的王高祥这样告诉记者。痴迷于黑颈鹤的王高祥所说的“宣传馆”是他2003年个人借贷6万余元,在自己家创办的。这个公益性质的宣传馆以展示黑颈鹤及其他水鸟图片及资料为主要内容,王高祥亲自担当义务讲解员。目前,累计参观人数已逾3000人次。

  “下午还有两个志愿者要来呢。他们要给展室补充一些图书,另外,其中一名搞设计的博士生,有可能对展室进行重新设计。”王高祥的声音里透出期待和喜悦。

  “今年越冬的黑颈鹤到了吗?”“到了,是11月2日到的。”那一天,王高祥见到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只黑颈鹤。王高祥将之称为“始见日”,并把这个日子记录进了他的观鹤日记。

  从那天开始,每天清晨6点30分,王高祥都准时起床,趁着还未褪去的夜色,顶着滇东北凛洌的寒风和浓雾,赶到黑颈鹤栖息的湖边,伴随着苏醒的黑颈鹤,迎接晨曦的到来。

  “又拍了不少好照片吧?”“是啊,但不好统计啦。数码的就放开了拍,胶片的要省一些。”

  “今年还做了些什么?”“为参加拍摄一部黑颈鹤的纪录片,五六月份跑了甘肃等地,也就是黑颈鹤繁殖地的东线和中线,对黑颈鹤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你现在称得上专家了吧?”“‘土专家’都算不上,只是因为喜欢,就作记录和观察。”王高祥谦虚地说。

  “这些年持续观察黑颈鹤,有没有感觉黑颈鹤的很多姿态都有雷同?”“没有,它们在不同的气候和环境里,会有微妙的变化。黑颈鹤和我们人类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起黑颈鹤,王高祥就是一个行家。

  他说,写他的文章见报后,当地党委、政府和中心学校更加关心、支持他所从事的工作了,现在已经将环境教育辐射到黑颈鹤保护区核心地带的学校,而且完善了李家湾杨梅山完小关于黑颈鹤展室的图片和文字。

  (本报记者 杨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