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刘祥:沉醉于书的追梦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12-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推荐理由

  “人的一生,都在路上。”他这样说,也这样做。47岁开始,他的才情突然迸发出光芒,厚积薄发的教育感悟,让他在工作之余提笔创作,著作《追寻理想的教育——走在新教育的路上》、《精神之旅》等陆续出版;《教育信息报·教师周刊》将他封为2008年度唯一书香人物……张刘祥,这位浙江嘉兴市秀洲区教育文体局专管教育的副局长,在许多老师心目中,已是颗颇具知名度的明星。

  恢复高考第一年,张刘祥轻松考上师范。按成绩他本可选择更热门的专业,但他将第一志愿填为师范:他爱读书,希望更多的孩子和自己一样爱上读书。

  毕业后分配回农村中学成为语文老师,张刘祥很快就崭露头角:他组织学生人人编写手抄报,不仅提升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还在全国手抄报评选中得了一等奖。和学生一样,他也边读边写边学,一边继续求学深造,一边文章不断在报刊杂志发表、获奖……

  学而优则仕,张刘祥被提拔上了领导岗位。到了2001年时任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的张刘祥向组织部主动请求担任区教育局副局长,如此是从正科到副科,他自降了半级。

  20多年的岁月打磨,足以让物人皆非。而张刘祥这颗在书里寻梦的心,却始终未变。

  张刘祥重返教育岗位,开始推行“教学常规”:督促教师练好基本功、对教育工作进行规范化的落实。在众多不解的目光中,张刘祥坚称:“当30年老师,有时就等于当1年的老师。我们在不停寻找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往往会连最基本的都没做到。”

  5年中,全区各项成绩稳步提升、各种荣誉纷至沓来的事实,证明了他的第一步是正确的,他开始走第二步:推行素质教育

  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这是中国教育一直没能攻克的难题,张刘祥也没有答案,他的办法还是阅读。这次他从阅读经典教育著作转为着重阅读当代教育家的著作。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让他震撼,从不上网的他按书上所写找到了教育在线网站,从此走进了新教育实验。

  这是一次风云际会的相遇。

  他积累半生的思考开始陆续成文、结集出版,并得到朱永新、肖川等当代教育家的肯定与推荐。获益更多的,是全区师生,由他率全区整体加入的新教育实验,让师生开始体会到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力量还波及到社会,书香校园工程影响了孩子,也成功地使不少孩子父母转变观念、放下麻将、捧起了书本。

  ■读书故事

  我是农民的儿子,父母都不识字,不知何故,我却从小喜欢读书。但小时候爱书却几乎无书可读,真正读点书还是读师范时。学校有个图书馆,我几乎每周都去借,渐渐熟悉了图书管理员,聘请我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从此我借书不受规定限制,别人一次只能借两本,我却能借很多。

  参加工作后,读得最多的是教育杂志,浮光掠影,泛泛而读,只是偶尔读些教育名著,其中对我影响至深的是《给教师的建议》。靠这本书,我的教育工作逐渐“入门”,受到同事和领导的夸奖,也因此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和省教坛新秀。

  离开教育岗位后,我与书本渐行渐远,一度心浮气躁、无所适从。重燃我的读书热情,是听了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的报告之后。2005年12月3日,朱永新教授应我的邀请来我区为700多名学校领导和教师作了《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的报告,主题之一就是强调读书。他说:“书香社会的建设首先从书香校园开始,只有从中小学学校的读书活动开始,才能培养人的读书习惯,才能逐步让读书成为我们真正的生活方式。”

  在朱永新教授的思想和行动感召下,我真正意识到读书的意义,开始重新捧起书本。同时我更将这些收获落实到我的本职工作中:建设书香校园、鼓励教师读书。每次召开会议或者到学校进行调研,我都不会忘记与校长和老师谈论读书的话题,除本区外,我还应邀到洛阳、萧山、江苏等地讲课,播撒“读书的种子”……

  这条阅读之路,是我的人生之路,它让我逐渐远离浮躁、拒绝平庸,让我的心灵平静、生命丰富。

  ■获奖感言

  读书是我的最爱。如果说我近年来思想上有所提升、工作上有所创新的话,可以肯定地说,是书给我以启示与引导,伴随着我一步一步朝前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书是我的财富,是我的家园,是我的挚友,是我永远的导师!

  作为秀洲区书香校园建设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从2007年开始,1000多个日子的读书之路,留下了我与老师们、孩子们共同走过的足迹,也记载着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享受着自己阅读的愉悦,也享受着老师和孩子们因阅读而获得的幸福。特别让我欣慰的是,在我的提议下,秀洲区全民阅读节已经成功举办两届,全民阅读的风气正在秀洲大地形成。

  阅读,使人的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人的生命深刻而阔远。走在阅读的路上,让我远离浮躁,拒绝平庸,走向高贵。因而,阅读,是我心灵的安顿,是我精神的呼吸,是我幸福人生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