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师院“红色教育”别样生动
本报讯(记者 宋全政 通讯员 四维 文峰)“十几天里,我们几乎踏遍了整个沂蒙山区。在接触这些淳朴、坚韧的老区人民之后,我重新思考了活着要做什么和为谁而活等问题。”临沂师院新闻专业大三学生杨晨目光坚定地告诉记者。
地处沂蒙腹地的临沂师院充分利用身边的红色资源,采用红色教育进课堂、红色之旅进实践、红色文物进校园的方式,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使学校的“红色教育”卓有成效。
今年国庆期间,电影《沂蒙六姐妹》在临沂师院连续放映,校园里顿时掀起一阵“红色浪潮”,沂蒙精神也成为大学生热议的话题。学院党委书记徐同文说:“长期的革命斗争使沂蒙人民用血肉铸就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它既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学校鲜活的育人资源。”
据悉,近年来,临沂师院依托学校相关专业和教师,专门成立了山东革命根据地史料研究所、山东省红色文化产业基地等机构,编撰了《沂蒙简史》、《沂蒙革命斗争史》等系列著作和教材,开设了校本课程。2008年9月,学校将“沂蒙精神与红色文化”列为本专科生的必修课程。
“八百里沂蒙访红嫂”是临沂师院师生利用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等机会大力开展的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寻访了120余位新老红嫂。在活动中,学生们积极走访每一位红嫂,进而深刻领会“红嫂精神”。“每一次寻访,我们都在感动和激动中度过,每一次寻访都是对我们心灵的洗礼!”临沂师院英语系学生吕娟说。
2006年10月,学生们自己动手,以“八百里沂蒙访红嫂”成果为基础建成了红嫂事迹纪念馆,该馆已在新校区落成并正式对师生开放。纪念馆共收藏了19位老红嫂在当年支援前线时的珍贵实物60余件、图片200余幅,包括当年用乳汁救八路军小伤员庄新明的红嫂明德英的棉裤,“我为亲人熬鸡汤”的祖秀连当年用过的小火盆,“追随我党一百年”的红嫂孙玉兰入党宣誓用的党旗等。不论是珍贵实物还是历史图片,都饱含着红嫂奉献精神的博大历史底蕴。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九间棚村……临沂师院在蒙山沂水建立的近20个爱国主义实践教学基地,成为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和团员、学生干部、专兼职辅导员、团干部的“第二课堂”,学校每年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前往基地,实地感受沂蒙精神。
“地处老区办学,在交通、信息、资源方面有些许匮乏,但在精神层面我们非常富有。”徐同文说,学校坚持用沂蒙精神育人,就是要让学生自强不息、开拓奋进、艰苦创业。“实践证明,‘红色品格’激励着老区学子,我们的‘红色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院长韩延明说,临沂师院“勤奋、淳朴、务实、进取”的学风,与学校坚持不懈开展“红色教育”是分不开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