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哥们儿”的心里话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3-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北京怀柔第二小学以艺术教育作为办学特色,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中,以学校为基础,以老师为主体,为教师发展搭建舞台;开展校本培训,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奠定基础。图为学校校长王广学和教师交流书法。本报记者 樊世刚 摄

 ■山东滨州清怡中学校长 李素香

  来吧,哥们儿

  学校每年元旦都要举行校内聚餐活动。今年聚餐的时候,我依然被工作人员分到数学组,因为我任校长之前就是数学教师,而且是执教20年的“老数学”。在学校最艰难的时候,我们一起摸爬滚打、风雨同舟,我是大家的“铁哥们儿”。可是有的小组不干了,纷纷要拉我入伙,因为我还是她们的“姐们儿”。他们一个个端着酒杯,豪气冲天地冲着我喊:“嗨!校长哥们儿,干杯!”“喂!校长姐们儿,干杯!”……这让我比任何时候都幸福和快乐。

  做校长4年来,我的“称谓”越来越多了,但最让我感到踏实的还是“哥们儿”和“姐们儿”。全校教职工都知道,我有一个永远不会改变的身份——数学教研组和课题组成员。我虽然已经走上校长岗位,但这改变不了我的课堂情结。我在心底永远爱着我的数学课堂,而校长的角色和使命又指引我走向全校的每一个课堂。

  4年来,全校教师的课我听了无数遍。我做校长的习惯就是每天走进每一间教室,走近每一个教师,走向每一个学生。同事们说我有“听课瘾”,不知道这是不是“瘾”,反正我每年听课几百节,每天多则六七节,少则三两节。我听课不是为了“威慑”教师和学生,也不是为了“做样子”、“树形象”,而是因为我的根在课堂,心在课堂,灵魂也在课堂。

  通过一次次听课活动,我和同事们找不足、找方法、找路子,在黑暗中一起摸索、尝试。一路风雨一路歌,我和我的“哥们儿”、“姐们儿”共同创造了“清怡教育模式”,迎来了黎明,赢得了成功。

  人,才是一切

  艾森豪威尔说:“领导是一门艺术,它让人们去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而且他们乐于去做。”管理的核心是人。在学校,教师永远是第一位的,他们的行为效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前景。我们学校向来以制度严明、管理严谨著称。而作为一校之长,我一贯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大家都知道我的座右铭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尽管我和同事们平时感情好得很、关系“铁”得很,但大家也都知道我的脾气,他们都说不敢在背地里偷懒——不忍心让我失望。如果有老师犯了错误,绝不会到我面前求情,因为他们首先得过自己良心的那道“坎”。其实,他们也都知道我心很软。虽然有时看上去铁板一块,但本质上是侠骨柔肠。我在内心深处了解和信任我的同事们,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他们绝不会耽误工作,绝不会无故请假。

  本学期,我校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就是争创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为了争创佳绩,学校规定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要请假。可是,就在专家团将到之时,图书室的一位老教师找到我,说在北京约好了一位名医治疗风湿病,必须请假一周。图书室作为重要的功能部门之一,很难临时找人替代。看到她满脸的愁容和忧虑,想到她平日拖着病体默默工作,我真是犯难啊。她说:“校长,我可以拿医院的诊断书和联系函给你看。”

  我心一横,非常坚决地说:“我不看诊断书,你放心去治病吧。你的工作我来安排。”她几乎没有说什么,但是我分明看到她如释重负的表情。她大概没有想到我会在非常时期如此痛快地答应她的请求。

  这样做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因为我常常想:校长,只是一个岗位;人,才是一切。

  我是教师的“保护神”

  民间有一句俗话:“孩子是自己的好,庄稼是人家的好。”作为校长,我像爱着自己家一样爱着我的学校,像爱着自己的亲人一样爱着我的同事们,他们就是我的兄弟姐妹,我不容他们受到任何伤害,尤其是人格和尊严,以致有人说我“袒护教师”。

  作为一所寄宿制封闭式学校,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社区人文环境较差,生源参差不齐,家庭文化背景和教师构成也相对复杂,这些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是严峻的挑战。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对教师过分挑剔,经常打电话、发帖子或找上门来告状;也常常有学生跑到我的办公室投诉老师。每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就使出自己的“妙招”:先诚恳地向学生和家长道歉,安抚他们的不满和愤怒情绪,给予他们满意的答复。等到风波平息后,我再找教师恳谈,千方百计地解决问题。我的第一原则是保护教师的人格和自尊,因为他们是学校发展的栋梁和财富。我自己就是教师岗位走过来的,深知大多数教师对教育事业是忠诚无私的,如果他们的工作确实有问题,他们应该为此担负责任,受到批评甚至处理,我绝不会姑息,但我首先是他们的“保护神”,我要像老母鸡护小鸡一样,不顾一切地护佑他们。

  有一个学生是我老家的乡亲,孩子骄横成性,谩骂教师,屡教不改;家长溺爱纵容,大闹课堂,拒不道歉。我坚决按照校规勒令学生回家思过,要求学生和家长给老师赔礼道歉,并求助执法部门对其进行制裁。然而,家长找关系、托人情、认老乡,甚至把我70多的老母亲搬来求情,我真格给他来了个“铁面无私,大义灭亲”。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必须灭他的威风,维护教师的尊严和权利。

  当然,我不会毫无原则地迁就教师。每一个问题的发生都会让我关注和思考学校的师德文化建设。高尚的师德是教师的第一名片。我们认为“教育即服务”,把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视为我们的目标和追求。因此,我们在师德建设和教育管理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建立24小时监护制度,实施全员辅导策略,对学生从吃喝拉撒睡到学习、交往、活动等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和呵护,把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困惑解决在第一时间,决不把问题留给家长和社会。严格的管理和优质的教学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和信赖,也为我们带来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声誉,使我校从全区最落后的普通中学一举成为享誉省内外的品牌学校。

  我们都是女人

  当校长的4年来,我和同事们开创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学校赢得了无数耀眼的荣誉和光环,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我也因此收获了“十佳校长”、“巾帼人物”等一大堆漂亮的头衔,成为当地的“知名人士”。然而,一切都改变不了我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终生使命以及我作为女人的生命角色。

  任何时候,我都明白: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会获得永久的生命。没有忠诚无私、淡泊名利的教师,就没有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他们是学校蓬勃发展的根本动力。校长虽然是“领头羊”,但我在心底里把教师当作自己的“哥们儿”、“姐妹儿”。因为我知道,手足一般的感情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在学校,我是他们的主心骨,走出校门,我就是她们的姐妹。在校外,我不允许老师们叫我校长,我跟她们说,你们都是我的好“姐们儿”。我们都是女人,平时一起感受工作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一起讨论柴米油盐,一起逛街、购物、做头发、买漂亮衣服……

  现在的我,生命早已和教育事业水乳交融,今后的我也注定要为教育事业耕耘一生。校长不是我教育人生的全部,教师才是我执著不变的角色。在我的世界里,教育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一项工作、一件事情,而是我需要认真体验、充实、完善和升华的人生。我将会燃起心中的激情,怀着温暖的心无怨无悔地继续着我的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