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煤老板”一掷千金建学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3-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那时,伍永坤还发现,除了补乃村和周边几个村子的适龄学生上学难,补乃村学前儿童上幼儿园更难。补乃村的学前儿童很多,由于没有幼儿园,很多家长要把孩子送到离家6公里外的老厂区幼儿园,家长们既不放心,也不方便。于是,伍永坤多次主动找到拖竹村委会和老厂中心学校的负责人,商量建一所融小学、幼儿园为一体的学校,让山里娃能接受完整的正规教育

  伍永坤的想法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当地群众的支持。从2007年4月开始,仅仅120天,一所占地面积13.6亩、校舍面积6022平方米的学校便迅速出现在人们眼前。如今,这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学,已是当地办学条件最好、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可同时容纳上千名小学生和400名幼儿学习、生活。

  学校建成,走上正轨,伍永坤仍然没闲下来。作为名誉校长,他仍一如既往地关注着学校的发展。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他还每年专门拿出20万元,奖励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把赚来的钱用在教育上,是最有意义、最快乐的事,做这样的事对得起良心。”伍永坤边说边爽朗地笑了。

  陈仕维:“不能让孩子再吃没文化的亏”

  陈仕维虽然在捐资助学上有大手笔,但他其实只是个小矿主。

  陈仕维是富源县富村镇小河边煤矿矿长,他于2003年开始进军富源煤炭行业,但资产在富源“煤老板”中排名靠后,至今,他的煤矿年产量也不过6万吨。但是,陈仕维先后投入了1000余万元帮助家乡建设新农村。2008年,他慷慨出资500万元建设了仕维希望小学,顺利解决了周边8个自然村700余户群众子女的就学难题。

  在仕维希望小学见到陈仕维时,他正与学校的老师们围坐在一起,怡然自得地吃着烤土豆。黑黑的脸膛、壮实的身材,在人群中很突出。

  在一些人看来,我们眼前这个小矿主的捐资助学行为有点自不量力,对于一个年产量只有6万吨的小煤矿来说,一下拿出500多万元来建学校,实在不是一个稳妥的行为。但是,陈仕维觉得捐资盖学校是再值得不过的事情。这种想法,源于“一定要学文化”的情结,产生这种情结,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实在吃了没文化的亏。

  “我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读到初中毕业,但当时家里太穷,没能实现。”陈仕维说。小学都没读完的陈仕维,因为文化水平低,自己开矿前在别人的矿上打工,吃过许多苦。几年之后,陈仕维四处举债咬牙盘下一个别人不要的煤矿,开始经营。在经营中他又一次发现文化水平低是自己无法克服的重大障碍,先进的采矿技术他根本不会应用。同时,他亲眼看着乡亲们总想着靠双手、靠勤劳去致富,但没知识、没文化,就是无法实现致富梦想。一些乡亲曾在村里起早贪黑地种苞谷和洋芋,但几年下来,因为不会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大家还是没有富起来。“我那时心里一直纳闷,我们吃了这么多苦,怎么还不富。想来想去就是因为没文化才走了这么多的弯路。”陈仕维说,“不能再让孩子们吃没文化的亏,我能做的就只有捐资助学办教育。”

  仕维希望小学于2008年4月开建,9月投入使用,目前能容纳学生800多人。学校的老师大多来自周边的村子,每个月的工资能达到1500多元。“陈矿长还专门为我们建了教师宿舍,我们干得起劲呢。”仕维希望小学的一位数学老师向记者说。

  面对“有限的收入能否支撑起这个学校”的问题,陈仕维说:“投资大小靠个人的实力,关键要有这颗心。最苦的日子都过来了,又何必把钱看得太重?办学校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山里娃能读上书,将来能养活自己也能建设家乡。不过,投资教育不能只靠像我这样的一两个人,得有更多的人愿意把钱和心思投进来。”

  【背景】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山区农业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8镇3乡,总人口73万人。近年来,随着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品价格的大幅攀升,作为云南矿产资源丰富地区的曲靖市经济增长显著,尤以非公经济的发展令人瞩目,当前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在非公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当地教育的突出问题一直较难解决:初中校舍严重不足,中小学教师宿舍严重短缺,很多教师仍住在学校旁的工棚里。

  在此背景下,曲靖市富源县的很多煤矿老板慷慨捐资,建设校舍,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把投资教育事业作为回报家乡的主要方式。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至今,全县先后有179名企业主捐资建校,捐资累计达21200万元,新建校舍面积11.5万平方米。 (本版摄影 张惟祎)

  记者手记:关键要有一颗“心”

  短短两天采访,我们与富源这几位“煤老板”代表零距离接触,时间虽短却感触良多。两鬓斑白的他们,没有什么漂亮的话语,面对采访表现出农村人特有的羞涩和质朴。他们就像那深埋地下的煤一样,不求表面鲜亮,但求发挥内在的光和热。这群实在而低调的民营企业家,并不看重所做的善举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名和利,也不在乎社会上对他们捐资助学动机的种种揣测,只说捐资助学是他们应该做的。他们都曾经历过贫穷的艰辛,都曾感受过没有文化的窘迫,特别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他们对使用科技人才和运用先进技术,对提高家乡劳动者整体素质都体悟出一种紧迫感。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孙靠知识改变命运、致富家乡。他们以自己质朴厚道、善良磊落的人格魅力改变了人们对“煤老板”的误读与偏见,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然而,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云南省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别。虽然在点多面广的贫困地区普遍存在教育投资不足、教育基础设施匮乏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非公经济的投入得以缓解,毕竟,各个地方的非公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富源县煤炭民营企业主捐资助学的行为在云南省多数贫困地区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是,我们一定要说的是,富源“煤老板”的责任感值得赞赏,正如他们所说所做的那样,为教育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投入大小不一定重要,关键要有一颗心”。

  这些“煤老板”的群体行为背后,也有着政府的努力倡导和推进。多年来,尽管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履行办学责任,然而,要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教育事业发展上的差距,仍然任重道远。倡导社会有觉悟、有实力的企业家捐资助学,募集更多的社会资金为贫困地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为贫困学生办实事、解难题,不仅是对政府投入的一种有效补充,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