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权威主义遇上常青藤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4-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灵魂之下的另一个教育目标就是品格。在我的定义中,灵魂是内在精神,品格则是这种内在精神的外化,是一个人的行为规范。我一直很强调成功品格的重要性,这包括诚信无欺、勤俭、负责、推迟欲望的满足、长远地计划未来、审慎地冒险等。这些素质对一个人的一生而言,往往比考试成绩要重要得多。许多聪明人一生的成就比不上那些看起来比他们笨的人,除了运气之外,大概就是因为他们有智商而无品格。打个比方说,能力就像人身上的肌肉,可以产生很大的力量,品格则是有效地运用和协调肌肉力量的机制。有劲儿乱使的人大多无所成就,成功者是属于知道怎么运用自己力量的人。

  最后一项教育目标就是能力,能力和智商的关系最密切,也最难培养。智商基本是先天的,后天干预很难改变,但是,即使一个人的智商是固定不变的,有没有良好的教育依然可以使这个人的能力有巨大的差异。死记硬背的教育浪费甚至摧毁了人的许多能力,而对话式、互动式的常青藤原则,则会把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特别是在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方面,常青藤原则要大大优于我们传统的死记硬背式的教育

  从上面这3项看,灵魂和品格绝对需要后天培养,特别是受父母的影响非常大。在能力这一项,虽然智商部分是先天的,但同样的智商可以发展出完全不同的能力,可见后天培养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在这方面,我用常青藤原则来解释为什么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关键:常青藤的好处是注重以规模很小、师生之间能够进行面对面互动的讨论班来教育学生。一般的州立大学开不起这种小班,则只好上满堂灌的大课。如今的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国的学校教育就是这种大课式的,而家长独自面对自己的孩子的家庭教育则是讨论班式的。中国的家长,包括许多非常重视教育的家长,盲目迷信重点班、补习班,宁愿花钱把孩子交给别人,而美国的一些妈妈则不惜辞职在家里给孩子上讨论班。在这方面,如若中国家长的行为不改变,就会严重影响下一代的教育质量。

  我和妻子按照书中所阐述的常青藤原则教育女儿,虽然她长大是什么样现在还很难判断,但至少到她8岁为止,我们在她身上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教育目标。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女儿有个好的灵魂,作为一个8岁的孩子,她的品格无可挑剔。她被班上的同学评为“最忙的孩子”,因为她勤奋用功,课外参加的活动、选修的课大概是班上最多的。同时,她又被周围许多大人称为“最幸福的孩子”,因为她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能够从容地应对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她喜欢阅读、喜欢思考、喜欢问哲学性的问题,另外,她喜欢学校,上学对她来说如同过年一样高兴。国内独生子女被娇惯出来的自我中心主义、奢侈、放肆等毛病,在她身上都找不到,这使我们可以集中力量挖掘她的潜力。我们并不知道她的智商有多高,也无法判断她长大成人后的前途,但对她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她在同龄人中,是一个品行良好、心智发育健康、学业领先的孩子,有坚实的成功基础。作为家长,我们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她提供了所能想到的一切机会。我希望和大家分享的是,她是如何利用这些机会成长的,而家长又是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身心发育的。

  我必须声明:我从来不认为上常青藤应该是人生的目标,人生应该有高得多的目标,上不上常青藤,也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如果我的孩子以后真上了常青藤,我就会对她说:“20年以后,没有人在乎你十八九岁或二十几岁时在哪里读书。人们看的,是你究竟为这个世界做了什么。如果那时你所能谈的仅仅是年轻时候在一个名校读书的话,那只能说明你一事无成。”不过,这些话还是要留到她再长大一些时说。毕竟,从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的角度说,从实现人生目标的角度说,上常青藤可以是中小学阶段教育的一个具体目标,常青藤提供了最好的高等教育,家长的责任则是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最好的机会。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把常青藤的基本教育原则落实到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即使你的孩子在现实中没有机会进常青藤,也会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能让自己幸福、也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

  与其说《一岁就上常青藤》是用刺激性书名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获取了大家的关注,还不如说它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全面诠释了西方国家精英教育的理念、模式和方法,对父母改变教育方式,培育自家孩子良好成长提供了直接的指导和帮助,使孩子在表达自己的过程中,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开启心灵的窗口。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陈如平

  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

  ■薛涌

 《一岁就上常青藤》的作者薛涌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权威主义式的:讲究满堂灌、死记硬背,上课很少给学生留出提问和讨论的时间。有关研究显示,这种方式对孩子的创造性、人格培养有严重的负面作用。而常青藤教育强调教育的对话性和互动性,要求父母或老师尽可能把自己摆在和孩子或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品格和社会能力,帮助他们吸收知识,让他们自发地提高理解力、分析力、感受力和表达力。作者主张,常青藤教育应该从孩子一岁开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常青藤教授

  常青藤上课重视小型讨论班,即使上大课,也往往在正式授课之外把大班拆成几个小组上讨论课,由教授或研究生主持。这种教育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其功能不仅是传授一些死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质疑、辩论、说服、论证等能力,这必须要教授在小班和学生面对面地互动中才能做到。

  把这套常青藤原则搬到幼儿期的家教里也是一个道理,父母虽然未必是教育专家,但是父母和孩子面对面互动,就如同是讨论班。这种天伦之乐不是父母单向对孩子传授信息,而是针对孩子的各种需求随时作出反应,比如父母给孩子读书,孩子马上会触景生情,从书里的故事讲到自己游乐场的经历,讲到和爸爸妈妈去动物园看到的动物等,父母马上也会跟着参与讨论。这样的对话,可以激发孩子提问和想象,使孩子始终处于能动的状态。

  中国文化以注重子女教育著称,但是以我个人的观察,很多父母对孩子坚持权威主义的教育,不和他们多交流,而是习惯于简单的指令,让他们上各种学习班或者跟着各种光盘学这学那。甚至许多事业很成功的父母因为事业太忙而无法和孩子消磨时间,就让电视、电子游戏帮助自己照看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沉溺于电视和电子游戏,丧失了思考能力,甚至会在感情和智力的发育中产生一系列的病理问题。

  珍惜孩子内心的感受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强调吸收,轻视表达,比如死记硬背,就是保证完整准确地吸收信息的一个极端方式,没有给个人意见的陈述留下任何空间。我们的学校教育表彰埋头读书的学生,把“爱表现”视为浮躁。与此相对,在西方的传统中,修辞学自古希腊经文艺复兴,一直是一门基本的学问,讲演术等至今还是教育的重头。其实这也体现了满堂灌的大课和对话式的讨论班的不同原则:满堂灌需要的仅仅是听、是记笔记、是吸收,讨论班则是要听的人也发言。特别是作为学生,知识和经验明显要比教授少,但要尽可能地和教授平等地对话。这样,学生在表达思想上面临的挑战,自然比接受知识的挑战还要大。

  父母对孩子不仅要爱,也要敬畏,要珍惜他们内心的感受、他们的意见、他们的原创,帮助他们把这些东西挖掘出来,贡献于世界,而不是让他们机械地接受我们的成见,更不能人为地剥夺掉他们对世界的新鲜感。我们永远要记住:孩子未来是否成功,取决于她或他给予了世界什么,而不是她或他记住了别人告诉他们的东西。常青藤原则培养的是说话的孩子,而不是仅仅听讲的孩子,孩子要在表达自己的过程中,加深对世界的认识。

  鼓励孩子面对观众

  为了训练孩子的自我表现能力,我们选择了芭蕾。其实,这是女儿自己的选择,我们一开始对她的这一选择还有些顾虑。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父母的职责就是发现你的孩子的才能在哪里,让孩子追逐他的兴趣和激情,可以塑造奠定他一生成功的重要品性。也正因为这一点,我们把女儿送到了当地最好的芭蕾学校——附属于波士顿芭蕾舞团的波士顿芭蕾学校。

  女儿显然很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机会,上课精力非常集中,而生活马上就给了她回报。波士顿芭蕾舞团是世界著名的芭蕾舞团,其王牌节目就是每年圣诞节前后上演的《胡桃夹子》。这一台演出,在仅有60万人口的波士顿,为期1个月的演出季内竟能卖出12万张票,成了地方盛典。每年该团上演《胡桃夹子》时,都要在所属的芭蕾学校挑选义务的小群众演员。参加该剧的演出,几乎是所有上了波士顿芭蕾学校的女孩子的一个梦。因为竞争激烈,许多孩子会被淘汰,父母和老师都要先给最终会失望的孩子打预防针。结果,女儿被选上了!并且演出获得了成功!

  这件事情对她的影响当然非常大,她尝到了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甜头,我们再让她练钢琴、让她用功学习,一切就变得容易多了。同样重要的是,这次机会,培养了她的舞台感和观众意识,刺激了她表达自己的欲望。(摘自《一岁就上常青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