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皮》与中国式大片之现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4-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许乐在《电影艺术》2009年第1期撰文指出,2008年,造势已久的《画皮》再次席卷全国各大影院,同其他中国式大片一样,这部影片在多数观众心里再次续写了遗憾的一笔。主要表现在:第一,取材保守,改编不当。这部影片与原著小说和之前三个版本的电影作品,已经全无关系,所谓“画皮”不过是吸引一批怀旧的电影观众的由头,而整部影片并没有满足观众的怀旧欲望。对照改编后的一个关于N角恋的爱情故事,原本应作为核心的“画皮”事件沦为一个纯粹的噱头。第二,元素杂糅,类型模糊。在《画皮》里面,由一个真空叙事串联起来的,仍是一串属于各种不同类型元素的小杂烩。影片最为重要的一个卖点是灵异与恐怖,诸多因素的牵制导致创作者既放不下这样的炒作卖点又不知如何下手。实际上,自《英雄》始,中国式大片便一直与“类型”这个对商业电影至关重要的字眼若即若离。第三,观念游移,价值缺失。尽管《画皮》顺利过了叙事关,勉强过了题材关,却终究未能通过“价值观”这一关。和此前几乎所有的中国式大片一样,它缺乏一个价值观念上的明确定位与指认,缺乏一个一以贯之的价值认同点,显得有皮无骨、有形无神。

  (赵丽丽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