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业”才是硬道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4-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上海一家企业负责人高兴地告诉前去看望就业学生的运城市教育局局长李晋杰:“你们的职业教育确实搞得好,送来的学生忠诚企业、敬业爱岗、吃苦耐劳而且技术过硬,我们非常欢迎。以后,其他地方的用人协议全部停止,只和你们合作。”

  运城市信息工程学校是该市职业教育杀出的一匹“黑马”,近五年培养了3540名专业技术人才。仅计算机应用专业就为上海达丰公司输送了1800多名学生,该校还被教育部、财政部评为国家级实训基地。目前,他们正在按照用人订单,源源不断地给企业送去优秀毕业生。

  近年来,运城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立足人才市场,开拓办学思路,积极创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输出一条龙的办学机制,与全国百余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在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人才需求联系处,让大批高素质、新型化的专业技术人才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洪流。运城市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不仅让学生有业、乐业,还能让他们独自创业。

  盐湖区第一职业中专毕业生朱建峰,勤奋好学,由初级家电维修工滚动发展为高级工,由空调特约维修商发展为澳柯玛空调运城市总代理,年收入50万元,成为职校毕业生中的一颗新星。

  河津市贵仁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岗,职业学校毕业后,自己创业,致力于农副产品的开发和研究。现在名下拥有注册商标十余个,还有两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

  运城汽车工程学校、运城博艺制版学校、运城天龙服装学校、运城旅游学校等一批职业学校,面向经济发展,立足市场需求,着力培养优秀中等技术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汽车和运输、装备制造、制版、旅游等支柱产业的发展。

  运城职业教育在为当地经济不断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人才的同时,学生的“就好业”,也越来越显示出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高耀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