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校园中崛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5-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敲开战地指挥所的门,一个小伙子正在电脑前处理数据。他叫宁国立,24岁,工地的材料质检兼资料员。去年8月,他随山东对口援建北川的工程队来到桂溪。

  “这房子每平方米的造价多大?”我们问。

  他答道:“这个成本可就高了。每平方米至少2000元。这要是搁在咱山东,只怕也要不了这成本,顶好的高层建筑,充其量也不过1400元。”

  “与交通不便有关?”

  “不全是这样。这里本地不产一块砖,几乎所有的建筑材料都得从山外运进来。”

  “这栋1.8万平方米的教学楼工程,要用多少钢筋、水泥?”

  “一期1.1万平方米的工程,目前已经用了950多吨钢筋、5000多立方米的混凝土。”

  “每平方米的钢筋用量是多少?”

  “86公斤。钢筋直径基本都是25毫米和28毫米的。这要是放在成都,建宿舍楼每平方米的钢筋用量大约40公斤,学校、电影院等框架式的公共建筑,一般是70公斤。”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工地上的机器声,又一次响起,飘过板房教室……

  尾声

  去北川那天,飘着毛毛细雨。和所有凭吊者一样,我们登上了望乡台,眺望那个充满悲情的北川老县城。

  距望乡台1公里处的北川中学老校园,成了另一个凭吊之地。斯人去,楼已空。学校老办公楼前的白玉兰,依旧在废墟之中花枝招展。

  现在的北川中学,仍寄居在长虹培训中心。规划中的新北川中学校址选在安昌镇板凳桥新县城的某个地方。它,将永远地离开曾滋养过它的那片土地——北川老县城。

  赶到长虹培训中心时,北川中学正在举行春季球类运动会。开阔的土操场上,留下了孩子们鞋底刨起来的厚厚一层松土。上面,尽是各种运动鞋的脚印,像邮戳一样,盖满了整个操场。

  操场西侧的一处万年青树丛中,几株盛开的杜鹃,很美,像极了震后的北川中学,以及这片土地上坚强活着的人们。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