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儿童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价值
本报讯(记者 朱振岳)从浙江杭州聋人学校毕业后考上大学,1992年又回母校任教的杜铁军老师,至今还念念不忘学校的培养之恩。在校工作期间,他已多次指导学生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日前,杜铁军对记者说,是母校成就了他。
据校长蒋春英介绍,创建于1931年的杭州聋人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含普高、职高)为一体的现代化特殊学校。学校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致力于为社会培养“自食其力、残而有为”的劳动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07年9月,杭州市政府投入1.2亿元资金,易地兴建了目前浙江省规模最大、国内设施一流的杭州聋人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共有学前教育楼、普通教学楼、专用及公共教学楼、康复训练及体艺综合楼等10个建筑单体。与普通学校不同,在这里你每走一步,每看到一个设计细节,都能体会到聋哑儿童的幸福。
“以前,都是用红绿灯提示学生上下课,现在有了电子显示屏。”副校长翁文昌说,每间教室都装有一台液晶屏,上下课、通知等信息全部通过它来告诉学生;除了教室,体育馆、律动室也设有一个大的电子屏,上面是一排专用灯,学生练习舞蹈时听不到声音,但可以通过灯光强弱和变化踩出不同节拍。
蒋春英告诉记者,目前,学校扩大了招生范围,97%的学生寄宿。学生购物不方便,学校就开起了非营利性的小超市;周末有一半的学生回不了家,学校就开展丰富多彩的双休日文化广场系列活动;为确保安全,学校保安、校医、司机、电工24小时值班,并配备一辆专车24小时为学生服务。
作为一所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这里的老师不仅白天要上好课、管好学生,即使到了夜间或双休日,不少教师还要陪伴学生集体用餐,辅导学生晚自习,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只要学校、学生有需要,老师们总是随时付出,无怨无悔。青年教师赵文龙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我教不出北大清华的学生,教不出科学家——甚至一辈子只能教一两百个学生。但我觉得,这一两百个学生需要我,这就是我的价值。”
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杭州聋校积极推行课程改革,在开发校本教材的基础上推出了班级活页学本,各班将城市新闻、校园事件、班级活动等编辑成一本本活页学本,打上每个同学的成长印记。为了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学校在高中部开设了工艺美术、计算机、服装三个专业,每年暑假还与省市残联合作,开办面点、烹饪、美发、美甲等短训班。此外,学校还开展了“三大系列”体验活动,包括“意志体验”、“感恩体验”和“自护体验”等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杭州聋校已有5项职业教育成果获全国一等奖、3项艺术教育成果获国家级荣誉、6人次获全国体育比赛金银铜牌等;高中毕业生高考录取率达91%,其余毕业生除两人外均顺利就业。他们当中有的已成为服装设计师、公务员、教师,有的曾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有的被评为劳动模范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