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建“公转房”让农村教师好开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5-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李伦娥)“工作22年,终于住上了新房。”阳光灿烂的春日,记者单程400多公里,来到湖南湘西自治州花垣县,还没进团结镇中学吴乾珍老师家,就听见了她开心的笑声——能不高兴吗?自己只交了1.1万元现金,就住上了105平方米的精装修“公转房”。

  “公转房”,一个有些生僻的词,是湘西自治州为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问题,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新政,主要内容是,由政府出一半资金,为需要住房的在职教师在校内或学校附近建房,房屋产权归公,教师调走后由继住的教师负责将已交房款的个人部分还给“前住者”。“总之,保证所有的教师有房住。”州教育局局长秦平说。到记者采访时止,湘西自治州已建“公转房”1760套,总面积105927平方米,已搬进教师3562人,财政已投入3000多万元。

  有着2793名在职教师的国家级贫困县花垣,是行动最快的一个县,2007年元月中旬就拿出了实施方案;2月7日,选址确定;3月底,教师们报名基本结束;4月8日,首幢“公转房”正式启动。“我第一个报名。”吴乾珍说,过去她一家3口加婆婆,住的是一室一厅的旧房子,连厕所都没有,所以听说有“公转房”,她想都没想就报了名,并在2007年11月搬进新房子,“做梦都在笑啊。”

  她的同事彭云峰和欧红花夫妇,可能比她更开心,2007年开始建“公转房”时,彭云峰还在另一所学校,还没与现在的妻子认识,是校长吴兴国介绍他认识了美丽的欧红花,又将自己的“公转房”转让给他用作婚房,现在他不仅与妻子调到同一所学校,妻子还生了个女儿。记者进门时,他正坐在沙发上逗女儿玩,孩子胖胖的小脸红润细嫩。

  工作才4年多的麻栗场小学教师田宗彪,2007年结婚的时候,新房是大家帮着隔出来的一间教室,在走廊做饭、用木盆洗澡,走好远的路上厕所,没想到这样的房子只住了半年多,他就搬进了两室一厅的新居。“政府想得特别周到,连装修都弄好了。”小田指着光洁的地砖、洁白的墙壁、洗手池和灶台说,“农村老师,不比城里老师过得差。”

  据花垣县教育局局长黄智敏介绍,农村教师住房是目前农村教育的一个大难题,分散在各乡镇的农村教师,既不可能像城市教师一样买房,又无法像农民一样有宅基地建房,安身之所都没有,何谈发展农村教育?政府财政补贴建“公转房”,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一项最有效的措施。当时全县除县城学校的近千名教师按规定不能参加外,其他教师基本都报名了,有800多人,涉及18个乡镇的24所学校。当时确定的土建造价是530元,征地等不可预料的一些费用及造价的一半由政府承担,剩下的265元,一半是教师们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一半是现金,也就是说,如果100平方米的房子,教师们只要出13250元现金,即可入住。而政府财政为此至少要投入1000万元以上。到记者采访时止,花垣已新建382套、维修87套,已入住教师413人,加上腾出来的旧房,可以说,所有的申请者都住上了“公转房”。

  “一些教师当时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不敢报名,现在后悔了。”麻栗场中学校长龙战胜告诉记者,全校61名教师有27个搬进了20套新房子,但现在又有不少教师找他,希望能建第二批,第二批报名者又达12套了。“准备争取100套。”黄智敏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