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媒介素养亟待提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5-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系 原阳

  媒介素养一词是舶来品,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介素养的内涵也随之延伸,它包括人们合理利用媒介传播信息为个人、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大学生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机会少,在了解社会、进行人际交往、学习课外知识以及娱乐等方面对传媒的依赖程度较高。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不经过理性分析,大学生很容易被五光十色的信息所误导,造成思想的混乱。如何科学地辨析、批判和吸收传媒信息,如何有效地利用媒体发展自我、改善生活并促进社会进步,已是新时期大学生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

  大众传媒对现实环境的再现绝不是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一种经过选择、加工后的再现。大众传媒反映怎样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体制、传播者的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因素等。正因为信息环境不是现实世界,而人们的行为却是直接面对现实环境,如果大学生一味信赖媒介所营造的信息环境,在现实环境的行为难免会出现偏差。这就需要大学生具备辩证分析能力,对媒介信息进行准确、全面、客观、公正判断的能力。

  比如,为了迎合受众,一些媒体存在着媚俗化倾向,热衷于报道娱乐新闻,大肆渲染明星绯闻,使大学生陷入娱乐至上的幻觉中,沉醉于虚幻世界中,这些信息带有强烈的说服性,甚至是欺骗性。当代大学生必须有能力分辨出虚幻的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差别,自觉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关注国家和未来等严肃的话题,不要被传媒缔造出的虚幻世界所左右。

  除了要用辩证眼光看待海量信息,大学生还要有效利用媒介信息。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大学生的前四种网络应用是:网络音乐、即时通信、网络新闻、网络视频。大学生接触媒体的大部分时间被用来从事与学习无直接联系的活动。如果大学生无针对性地接受洪水般的媒介信息,只会造成内心的紧张和焦虑,陷入信息海洋中,无所适从。对大学生来说,获取必要的、充分的信息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很多大学生都在抱怨创业困难,但他们对政府出台的种种鼓励创业的政策却几乎视而不见。忽略有价值信息,这也是大学生被信息淹没的表现。

  大学生亟需通过提高媒介素养,更好地利用信息服务于自身的发展。大学生不能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应学会驾驭媒体,为我所用。网络是一个自由的平台,任何人都能成为其中的主人,比如大学生可以通过开通个人主页来打造求职、创业平台,把一些自创的科技、文艺作品上传到校园网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也可以去构建自己的学习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