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孩子更需要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6-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高伟山

  “白天也有流星,只是被云彩遮住了是吗?”5月31日,9岁的小宁天真地问来看望他的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叔叔阿姨,“我想对流星许个愿,让我的画画得越来越好。”画画是小宁从小的爱好,在太阳村儿童教育咨询中心生活的两年里,他仍然坚持画画。

  当年,小宁的父母发生了家庭血案,审理该案件的北京二中院法官们对这个孩子始终放心不下,便把他送到太阳村委托监护,还时常来看望他。和小宁一起生活的,还有130多个大大小小的孩子,都是没有生活依靠的服刑人员子女,现在,太阳村就是他们的家。

  向法官叔叔展示了运动室里的象棋、军棋后,高兴的小宁还耍了两个武术套路,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在旁观看的太阳村主任张淑琴却忍不住心酸:“上次带他去监狱看爸爸时,他把自己省下来的香皂、牙刷,还有舍不得吃的东西,通通都给爸爸带去。经历了家庭变故和环境变化,他懂事了许多。”小宁并不知晓妈妈已经不在了,还说起身上的衣服是妈妈的朋友送的,听到这里,在场的每个人都沉默了。

  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心酸的故事,都有艰难的适应过程。记者注意到宝宝房里一个两岁多的小女孩,小脸甜美可爱,但不怎么说话,还直往小朋友身后躲。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她叫胖胖,才刚来一个星期,就哭了5天。”现在,胖胖还是很害羞,但已经能跟着大孩子一起玩,能在接过蛋黄派时脆脆地喊一句:“谢谢叔叔。”

  太阳村是北京市唯一面向服刑人员子女这个特殊群体的民间机构,接收的孩子是由法院、检察院等政法系统单位委托监护的服刑人员子女。他们来自全国很多省市,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能够就近入学,读高中、职校,还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引导其成长。

  孩子们对这样的机会也很珍惜。小宁考试经常拿双百;9岁的壮壮常在学习之余,帮忙给菜地锄草;而小龙是这里长大的第一个孩子,在参军之后,他又回到了这里为太阳村继续服务。

  “六一”儿童节来了,小宁说:“我想爸爸妈妈,不过,我在这里也有很多朋友,过得很好。”